祖国内地和香港新课改的政策学比较
本文选题:内地与香港 切入点:新课程改革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7期
【摘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各地教育改革的现实重点。祖国内地和香港的新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新课程政策的实施策略角度,比较内地和香港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异同,我们应从注重规划、明确责任、整合资源等方面加以改进。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reform centered on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main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world, and it is also the realistic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various parts of our countr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Hong Kong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after several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new curriculum polic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we should focus on planning, clear responsibility,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to improve.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代建军;;课程运作系统中的课程咨询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和景;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葛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殷玉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孙书京;当代中国高中英语课程问题研究[D];聊城大学;2007年
5 罗薇;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效果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渊义;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会领;化学反思性教学设计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远军;论教育行政决策咨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健;;刍议“泰勒原理”与我国新课程改革[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7期
2 张楠;;新课程下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之我见[J];华章;2011年19期
3 刘芳;;关注“心”的课程改革[J];贵州教育;2011年13期
4 鲍成中;;让新话语转化为课堂教学力[J];学校管理;2011年04期
5 张拴云;;《学记》对教师专业化的现代启示[J];教师;2011年20期
6 查金凤;;浅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心理健康[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方河成;;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8 陈雨亭;;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建敏;;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10 崔淑靖;;浅议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教学[J];考试(教研);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8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素明;;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举行2004年学术交流大会[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志纯;新课程改革以农村为重[N];安徽日报;2004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宋维萌 吴颍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业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史学贵 贵州省毕节实验区教育局局长 单秀梅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新课程改革 让教育走近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尹才伟 陈然 武胜记者站 段毅刚;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N];广安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郭晓静;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N];重庆日报;2003年
6 叶慧君 丁德龙;新课程改革不拒绝“作秀”[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记者 黄志武;扎实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N];西藏日报;2004年
8 赵仁梅;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N];西藏日报;2004年
9 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 卜延中;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活化自己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高 原;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2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3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6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海堂;新课程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史品南;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孔令桐;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红梅;新课程下学生质性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熊盛才;基于网络环境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1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7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