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
本文选题:教育技术学学科 切入点:学科地位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摘要】: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地位在新世纪得到了巨大提升,主要表现在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占有份额大幅上升,取得多项国家研究项目,获得几十项国家级奖,研究生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许多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技术学刊物在CSSCI源期刊中的数量逐年上升。本文对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在新世纪产生的新变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Abstract]:The subject statu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the new century,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key subjects at the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s, the acquisition of many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and the winning of dozens of national awards. Graduate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track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many research results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it. The numbe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s in CSSCI journal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new changes in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分类号】:G40-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J];社会科学;1984年06期
2 王端庆;;高等教育管理总体研究简论[J];教育发展研究;1984年01期
3 王青山;党政干部为什么需要学习社会学?[J];理论学刊;1985年03期
4 韩丹;谈体育文化学与“身体文化”[J];体育与科学;1986年06期
5 庞树奇;读《现代社会学比较研究丛书》——兼论社会学的学科地位[J];社会;1986年06期
6 厉复魁;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科学[J];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05期
7 李小芳;高等学校首届社会学理论研讨会综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王爱林;;希望发展生物学科的函授教育[J];生物学通报;1987年04期
9 纪硕敏;王建胜;邱华云;孙嘉明;;改革的社会学思考[J];探索与争鸣;1987年02期
10 靳中和;;民族理论学科发展问题浅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永兴;;略谈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地位[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张道一;;建设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新兴学科[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3 潘芳;张红静;江虹;;浅谈实验教学在医学心理教学中的重要性[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4 王跃进;;浅析康复医学的学科地位[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王庆英;;转变观念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素质大力发展逻辑教育[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6 陈雨思;;论十大编辑观[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赵清诚;孙宝良;;大学基础物理课的改革与思考[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肖笃宁;李秀珍;;发展中的景观生态学[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9 马传栋;;从生态经济学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的探索[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多丽波;刘彦虹;黄鹂娟;张和光;刘军;姜晓峰;郭微媛;;搞好实验诊断学教学,迎接WTO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刘步英 本报记者 王绍雄;突出学科地位 创新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纳杨;让民间文学研究走出困境[N];文艺报;2001年
3 日立;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N];光明日报;2002年
4 薛刚凌 殷志诚;军事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N];法制日报;2003年
5 张建田 杨欣 殷志诚 ;繁荣军事法学 推进依法治军[N];解放军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李丽;四大博导[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李明春;海洋文化的“共生效应”[N];中国海洋报;2004年
8 记者 杲文川;世界宗教所喜庆40华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王彦吉;“公共安全学”学科建言[N];法制日报;2004年
10 孟建伟;科学美学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世新;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4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飞;论刑事政策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刘文彬;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陈晓华;师范院校信息检索课课程目标、内容构建及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于静;中国广告学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志华;类锂离子体系(Z=11-20)ls~23d-ls~2nf(n=6、7)的跃迁能和振子强度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凌燕;马采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艺术学独立运动到现代艺术学体系[D];东南大学;2004年
7 丁茹;全球化视野下中学地理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新祥;出版传播学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
9 刘金玲;军事立法价值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赵家升;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88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8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