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06:04

  本文选题:农民工子女 切入点:教育问题 出处:《教育科学》2007年06期


【摘要】:伴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的现状,其子女接受教育等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边缘化的城市流动儿童很难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我们需要从儿童发展权等多元视野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easants working in cities, the problems of their children receiving education come 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marginalized urban migrant children to obtain fai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ch as children's right to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及农村教育体系研究》(批准号:02JAZJD880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拴荣;;农民工子女“边际人格”形成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金焕玲,崔子修;对农民工不公平境遇的社会伦理回应[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艳;;进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高慧;;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3 陈丽丽;;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环境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田富强;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凌云;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地方政府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朱永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任佳慧;农民工子女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潘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荣甲;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民工境遇的伦理审视[D];西南大学;2007年

6 吴依佳;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调查与政府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唐春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韫梅;“三农”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07年

9 龚田波;城市边缘群体青少年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10 尹晨燕;上海公办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贾金荣;“民工潮”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张敦福;城市农民工的边缘地位[J];青年研究;2000年09期

4 孙淑清;北京外来工:社会学、经济学视角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年05期

5 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6 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学海;2001年05期

7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阎德民;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J];中州学刊;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兵;也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街道调查所见[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2 沈家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倪武林;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与教育问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4 ;力争八十年代我区教育事业有个大发展[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5 ;宁夏教育学会成立[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6 苏真;日本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7 李仲涟 ,刘绍莲 ,赵卓群 ,肖声馥;关于超常儿童王昂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8 崔柳舒;关于幼儿教育问题之浅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金德泉;日刊介绍日本教育存在的奇怪现象[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10 宫坂广作 ,辛华;对现代教育的批判性探讨[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土地管理与科学组讨论情况汇报[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2 戴自俺;;我们今天还迫切需要陶行知——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4 侯怀艮;;试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5 侯怀艮;;试论陶行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王树青;;面向廿一世纪的过程控制教育[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孙成志;;海船驾驶人员海浪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梁梅芳;;健康教育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健康教育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集[C];2000年

9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屈建业;;对未成年人伤残鉴定和赔偿的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东民;现代女性不想早做妈妈[N];中国人口报;2000年

3 马淑琴;学重要讲话 重师德修养[N];中国石化报;2000年

4 记者 毕全忠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教育督导要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李朝晖;关注儿童教育问题[N];新闻出版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德先;打工子弟学校现状堪忧[N];华夏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德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路何在?[N];华夏时报;2001年

8 ;应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安徽日报;2002年

9 胡玉顺;家庭教育父亲参与不够[N];中国妇女报;2002年

10 孙玲;教育——瑞典大选的热点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兰向春;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邓刚宏;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投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严桂泉;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曹儒;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改革[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兰平;教育系统及教育评价的复杂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张庆;中学生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89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89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