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重庆:多途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01 10:21

  本文选题:留守儿童 切入点:工作情况 出处:《中小学管理》2007年03期


【摘要】:正2006年11月底,重庆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川区召开,全市40个区县相互学习、交流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南川区实行“代理家长制”。要求代理家长落实“五个一”,做到“三知”、“三多”。落实“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学期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每学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每季度向乡镇(街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构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Abstract]:At the end of November 2006, an exchange meeting on the work experi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was held in Nanchuan District, where 40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city learned from each other. Nanchuan District implements the "surrogate patriarchal system". It requires acting parents to implement "five ones", "three knowledge" and "three more". They implement "five ones", that is, they communicate with children left behind every week, and tutoring homework once a week. Contact the parents, teachers and custodia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ce a month, make a work plan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every semester, write a summary of the working situ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or articles on the education experie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every semester. Quarterly to the township (street) care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work organization report the progress of the work.
【作者单位】: 重庆南川区教科所
【分类号】:D432.6;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双山;;这个“家” 给“留守儿童”特殊的爱[J];公民导刊;2007年01期

2 郑银杏;;“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华章.教学探索;2008年02期

3 张玫;;四种模式关爱留守儿童[J];农家科技;2008年09期

4 叶小勇;段文艺;;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代理家长[J];今日重庆;2006年04期

5 陆清华;;开讲 将关注化为行动——用心呵护留守的“花朵”[J];今日教育;2008年02期

6 鲍雪霞;;留守儿童监护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4期

7 熊丙奇;;“农村班”是关爱留守儿童之举吗?[J];教书育人;2009年25期

8 周自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对策[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10期

9 陈牛则;谢茂华;;留守儿童就学调查及其权益保障的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4期

10 ;孩子——“六一”让我们这样牵着你的手[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那个没有人管的夏天”——贵州B镇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晓旭;;浅谈图书馆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岑怡;;隔代监护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娟;;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基本生存状况调查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6 陈明;;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 构筑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屏障--石泉县全面构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长效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7 戴洪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广西自治区龙州县调研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8 鲍敏青;;关爱农村中的孤岛——留守儿童——赤兴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报告[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9 刘书越;;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科学素质调查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10 张晓亮;潘昌荣;;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岚岚;“留守儿童”渴望“代理家长”[N];湛江日报;2010年

2 记者 文峰;全市表彰百名农村留守儿童优秀“代理家长”[N];重庆日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万泽民 谷朝珍;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向国华邋李庶 郭亮 记者 谢离江;“知心父母”最知留守儿童的心[N];四川日报;2007年

5 李琼燕;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N];陕西日报;2007年

6 周霜;为“留守儿童”留住温情守住爱[N];台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卢好亮邋通讯员 张伟 胡健康;郸城县“代理家长”牵手留守儿童[N];周口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吴昌权;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N];安康日报;2007年

9 实习生 陈绍鹏 本报记者 万曦亮;67万孩子一个“家”[N];上饶日报;2008年

10 雷蕾邋纪正鸿;我市3万留守儿童天天回“家”[N];丽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柳倩;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向飞;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5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郭津;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翟继辉;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实证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初探[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5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95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