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本文选题:苏霍姆林斯基 切入点:教育思想 出处:《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7期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文章通过阐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得出了几条值得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借鉴的经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统一起来;重视情感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Abstract]:Quali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s goal is to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is is different from Suhomlinski's harmonious education thought.By explaining Sukhomlinski's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article draws several experiences that sh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education should be oriented to al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hould be unified with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motion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Let students learn to educate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左小文;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张桂霞;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发展”思想与创造型教育[J];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孙大君;手脑结合:新课程的选择与期待——苏霍姆林斯基手脑结合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刘范美;更新观念 成人为先——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王富平;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建云;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几个概念辨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田玉昕;谈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3 王玮瑛,潘令爽;高校健美操教法的更新[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汪建云;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素青;探究式物理教学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颖;苏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姚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蔡衍红;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小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和谐教育机制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波;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兴盛;高中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秀兰;成都市高校女生课外健美操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虎;;教育成功的起点——把心给孩子们[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8期
2 郑建业;;我这样读苏霍姆林斯基[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3 孙越;;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思想及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4 杨洪芳;“耕读”为本 经世致用——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5 安文铸;教育思想何其多!──兼评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学风倾向[J];中小学管理;1996年05期
6 孙青;;不妨建立校长听课点评制[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7 朱耀华;;论新时期的教育思想领导[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8 于敏;;再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的一点感想[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9 张道春;;应试教育的历史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蒋平;;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文化治校[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轩辕轲;;陈亮事功之学的教育思想简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蒙成;;斯宾塞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方晓东;;希腊化与罗马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续润华;;叶圣陶与苏霍姆林斯基主体性教学思想异同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陈知义;;哲人其萎 思想长青——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孔令琼;;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要义[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德安;;大同思想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汉儒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杨卫明;;简论墨家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剑萍;;左宗棠教育思想散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东;赏识是教师手里最奇妙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鲍东明 苏令;苏霍姆林斯基情结联结两位女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男星;优秀校长的品质是相通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闫学;唯有爱的星空永恒[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范金豹;苏霍姆林斯基的三个“书籍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周义;关于海德格尔教育思想的猜想[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罗莺莺 陈志武;王沛清教育思想 与实践研讨会举行[N];湖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晶 特约记者 梁炜;我省举办汪金权教育思想研讨会[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4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符婷;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D];湖南大学;2011年
3 倪寿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成长观及其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4 叶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国琴;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颖;苏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王丽英;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齐旭东;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肖丽群;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6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9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