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国际视野中的学科课程改革与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4-02 20:34

  本文选题:学校课程 切入点:道德教育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0期


【摘要】: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学科课程中实施道德教育要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并且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定位。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subject curriculum reform.There are three mod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ubject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include traditional national values education, universal values education and values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ells us that to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ubject curriculum, we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practical mode, cherish the value of national ethical and moral culture, and position ourselv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育馥;国外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玲蓉;;日本小学说明文阅读及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吴文南;;论《圣经》中人的存在——人与天地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的当代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胡河宁;孟海华;饶睿;;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5 解筱杉,于红艳;生活德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吴凡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伦理生态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7 姜焕勇;何临春;;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8 余洁平;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论贺麟的道德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王义;;浅析新儒家对经济的态度——以贺麟为例[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杜振吉;王晓彦;;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生活的变革及其基本趋势[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谢加书;;试论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对道德传播的影响[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殷企平;;柏拉图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陆跃峰;;论希腊时代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廖萍;;法国五月风暴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杨文志;;学术交流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影响[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孟凡涛;张滨;;关于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林;肖金柱;杨晓鹏;赵怀东;夏雪芹;张润全;;未来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佳;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修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双重效应[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才;当代青少年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理宣;;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0期

2 姜永德;;关于会计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12期

3 朱小蔓;;扩展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空间[J];教师博览;2003年04期

4 冯增俊;;谢弗的道德教育理论基础学说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1992年04期

5 吴亚林;;当代美国价值教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荣良;李树培;;价值澄清:信息伦理教育可资借鉴的教学思想[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9期

7 李盈;;民办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J];教书育人;2010年09期

8 ;德育是人性的教育[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2年12期

9 ;第三圆桌会议主题 加强职业学校职业价值观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7期

10 简敬华;;加强青少年主流道德价值观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廖永德;;“三结合”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闻素霞;乔亲才;;耻感对道德自我发展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葛振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洪燕;;论羞耻感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对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2 何向东;13名少女被摧残 引发道德教育困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于正江邋张晓义;要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教育[N];承德日报;2007年

4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有佳;“五德教育”聚人心[N];人民日报;2006年

6 张瑞;让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N];人民日报;2010年

7 刘宇男;盐亭瓜农受损事件水落石出[N];四川日报;2005年

8 王立斌;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作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登贤;成年人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N];西安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虞卓;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蒋恩世;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韩月秋;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琳;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亚男;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军;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01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01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