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学校教研文化重建论略

发布时间:2018-04-23 00:42

  本文选题:教研文化 + 成事成人 ; 参考:《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10期


【摘要】:关注学校教研文化建设,探讨其内在机理与外部支持因素,这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新文化创生的重要策略。但是,当前学校教研活动更多关注具体"事务",忽视了教研中"人"的发展,缺乏一种"长程"教研意识,存在着诸多"形式化"的倾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学校教研之理想价值的发挥。新型的教研文化应注重在"成事"中"成人",深化对教研的多层次理解,在学校的日常变革实践中促进新型教研文化的创生。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school culture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teaching and research culture and discussing its internal mechanism and external supporting factors. However, the current school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pecific "affairs", ignore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lack of a "long-term" consciousnes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re are many "formalized" tendencie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affects the exertion of the ideal valu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schools. The new cultur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dult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epen the multi-leve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cultur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daily reform practice of the schoo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岳欣云;;教学研讨文化与教师个性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李政涛;;什么是“教研组文化”?——“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一[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3 李政涛;;“教研组文化”的当代转型——“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二[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我的一节公开课[J];教师;2010年02期

2 王会军;;团队教研的实践和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1期

3 张来春;;教研组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变革和转型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9年28期

4 李叶峰;;建国以来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5 张泽颖;;试论现代教研组文化及其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6 程红艳;;“非私人化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2期

7 杨炎轩;;从教研组到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8 谢翌;;“单位文化”:教师文化的根基[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9 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肖楠楠;;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研室文化的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祯玉;突围与自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鉴红;小学数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义霞;没有“教研”的教研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丽萍;中学教学研究的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陶晓丽;我国中小学教师合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赖映红;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梦洁;大学教师发展之个人素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王晰宇;网络环境下基于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汤晖;在汉部分高职院校大学教师发展之个人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牛志娟;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钟志明;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周宪;生存与对话主义[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3 董子蓉;公开课刍议[J];龙岩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4 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年07期

5 朱乃楣;一条越走越宽的教改之路——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结题报告[J];基础教育;2004年05期

6 宋林飞;“捉虫”的心路旅程[J];基础教育;2004年05期

7 肖晓玛;肖贻晃;;略论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特殊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强;浅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意识[J];学术研究;2003年01期

2 王新华;王洪民;;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王卓君;;文化自觉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4 屠红伟;王文吉;;培育“变革文化”,引领“转型性变革”[J];基础教育;2009年09期

5 张瑞堂;杨振林;;对“文化自觉”命题的认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6 曾强;;当代中国设计教育与文化自觉[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6期

7 单新涛;靳玉乐;;传统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7期

8 于华珍;曹爱萍;;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练旭华;;激发教师“雅”文化自觉意识[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4期

10 黄忠昭;;高校的“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建[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江;;现代化对文化知识产权的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丽;;“原生态歌舞”:是市场标识,还是艺术的现实?[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贺静;孙兆文;;培育良性的草原文化生态[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林崔宏;;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纳西族“东巴”的生境[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杜稳灵;王肖蓉;王聪;;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唐思京;;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勤明;刘西山;;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刘丹;孙丽华;陈仲堂;闫红梅;;提升沈阳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报换;;激活首都“大学文化”元素与打造先进文化之都的若干思考[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国忠;确保文化安全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2 卢渝;树立文化自觉意识[N];光明日报;2003年

3 文果;网络大视野下更需“心明眼亮”[N];中山日报;2010年

4 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季国平;吸收之际勿“忘我”[N];人民日报;2011年

5 仲呈祥 张金尧;追求深刻 礼赞崇高[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凯;免费,也是一场考试[N];美术报;2011年

7 ;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理性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记者 李啸 通讯员 徐祝安;我市首家综合性民间博物馆开馆[N];衢州日报;2011年

9 吴世旭;你从何处来,,又往哪里去?[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邓海建;拿什么复兴传统节日?[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志娟;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梁琼月;语文教研组教研文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智;本土作家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学表达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4 邢瑞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5 陈杰;双重视域中的村寨文化解读[D];云南大学;2010年

6 田秀水;建国以来党的文化部署变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侯首辉;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梁虎;复活的仪式——大理诺邓白族村现代祭礼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0年

9 赵玲玲;论当代文化危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王f^;旅游地社会文化潜移与可持续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789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89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