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理性对待“对儿童读经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8-04-23 01:15

  本文选题:读经批判 + 反思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摘要】:读经提倡者认为读经具有文化传承、开发潜能、道德提高的功能。反对者针锋相对地认为读经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读经尽管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但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当代对幼儿读经态度的改变取决于其是否适合幼儿的兴趣。同时,幼儿阅读文化经典更需要创意性的早期阅读。
[Abstract]:The advocat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believe that reading classics have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moral improvement. The opponents point out that reading classics kill the nature of childr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al ecology, although there is an unscientific place in the reading classics, it also has its rational side. It is suitable for children's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children's reading of cultural classics needs creative early read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金林祥,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有益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郭良菁;;对“背经”训练记忆论的质疑[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廖军和;;儿童“读经”问题引发的争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岚;陈鹤琴对中国幼稚教育的贡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唐林兰;对幼儿档案袋评定的价值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何友晖,黄莎莎,吴兆文,何天虹,汪惠兰,张小东;儒家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J];教学研究;2005年05期

6 郑三元,庞丽娟;论社会性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的[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7期

7 杜燕红;基于"复杂范式"的学前课程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4期

8 刘晓东;;论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刘晓东;;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邱学青;中国化幼稚园课程的发展历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本余;教育中的儿童基本权利及优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云;儿童教育应当“无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喜海;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媛;儿童行为“失范”情境中的教师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覃江梅;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玉彩;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上海市C区C幼儿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原晋霞;幼儿园班级课程个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金玲;私营幼儿园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虹;宁夏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10 余岚;幼儿园整合课程内容统整与学习方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金林祥,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有益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晓东;论“儿童是成人之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刘晓东;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幼儿读经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伟;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动态;2001年01期

2 王连泽;论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德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马维娜;指向“改造性实践”的教育反思[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4 孙s,

本文编号:1789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89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