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概述——发展阶段及未来挑战

发布时间:2018-04-28 12:05

  本文选题:中国 + 非洲 ; 参考:《西亚非洲》2007年03期


【摘要】: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互派留学生的单一形式到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3个不同发展阶段。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渐增。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在中国政府设立的“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的资助下,职业教育培训、汉语教学,以及其他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成为新的发展重点。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难以选派众多高水平中国教师赴非洲国家援教,单向交流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自身对教育投入的不足不利于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Abstract]:Educ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ll-round friendly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From the 1950s to the present, the educ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has gone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from scratch, from the single form of sending foreign students to the multi-level, multi-field and multi-form. The forms of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the first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rum was held in 2000,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were funded by the "Africa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und" set up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other types of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has become a new focus of development. China-Africa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lso face many challenges. For example, it is difficult to select a large number of high-level Chinese teachers to assist in teaching in African countrie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one-way exchanges in the short term. China's own lack of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Africa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永蓬;;当代中非关系发展阶段划分之我见[J];西亚非洲;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继发;新世纪中非关系现状、特点及其趋势探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田梅;论冷战后中非关系的新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淑芳;;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及其应对策略[J];教师;2011年24期

2 张志允;;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努力做好“节目主持人”[J];学周刊;2011年15期

3 叶澜;跨世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2期

4 ;短信息[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4年10期

5 陈桂生;;学生行为管理中批评何其多[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6 谭烨;;新教育:聆听生命拔节歌唱的声音——专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J];中国教师;2011年12期

7 姜天海;;学校公共性的弱化与“补课夏令营”的盛行——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康永久[J];中国教师;2011年15期

8 钟燕;;培育农村“种子”教师 助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7期

9 姜天海;;夏令营:补习班的代名词——专访江苏沭阳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吴维煊[J];中国教师;2011年15期

10 姜天海;;教师减负,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专访中国少年报社培训中心校长杨清瑕[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2 ;前言[A];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C];2005年

3 ;第一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发展历程[A];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C];2005年

4 ;第二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要成果[A];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C];2005年

5 ;结语[A];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C];2005年

6 周勇;;中国教师的专业生活传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杨化冬;时勘;;学校改革对中国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CCCRE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组报告[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第三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展望[A];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C];2005年

9 ;编者的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编者的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靓;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暨第三届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京举行[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记者 陈顺;非洲国家将成立“教育监察所”[N];人民日报;2006年

3 茅卫东;反抗需要勇气和底气[N];中国教师报;2007年

4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周勇中;何处是我“家”:中国教师的专业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康丽;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高于其他职业[N];中国教师报;2008年

6 刘宝利;中非教育交流蓬勃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7 陈顺;建“非洲教育监察所” 保证“人人享有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卫红;改变中国教师命运的八件大事[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李炳亭;中国教师报全国校长培训基地在向阳小学挂牌[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刘维涛;“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成辉;中国教师“表扬”言语行为的实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月萍;新中国教师准入与任用政策嬗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刘丹莎;中国与斯里兰卡学前教育中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伊梅;新形势下的“师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鹏;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与交流浅析[D];外交学院;2009年

7 刘红;大众媒体中的教师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伦峰;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建新;教育惩戒及其实施办法[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5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15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