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功能的当代取向——兼论当代中国教学文化的应然选择
本文选题:教学功能 + 价值取向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摘要】:教学功能的当代取向反映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追求。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现实观照,离不开对教学功能取向的理性思考。作为教学结构的属性和效应,教学功能具有先导性、人为性和历史性。基于对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历史担当,当代教学需要坚持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四项基本功能。如何有效地形成这些基本功能,应成为当代中国教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价值追求。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function reflects the mainstream value pursuit of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alistic reflec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theory is inseparable from rational thinking on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function. As the attribute and effect of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ing function is forerunner, artificial and historic.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human culture, contemporary teaching needs to persist in the four basic functions of inherit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ability, conserving quality and encouraging life. How to form these basic functions effectively should become the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and value pursui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teach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吕志江;顺应电大生学习心理 改革邓小平理论教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蒋传和,王琼,孙伟;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孙晓青;对学校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宋佳;;长山群岛近代海洋口头文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6 徐传银;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7 纪进;徐雄杰;刘建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8 栗青生;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媒体智能课程与智能课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李联社;试论影响图书分类认知的因素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易晓云;普物实验教学系统分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韵凝;;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测评误差的情绪因素分析及调控策略[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高丽萍;;基于“三环一场”教学模式的《开放英语1》导学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李佑发;梁承谋;魏高峡;;意志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丹;;音乐审美的共性与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郭晓雯;;想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吴静;;声乐课应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郑红;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小豹;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汤华;非智力因素与高中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翔;广告设计感性诉求的情感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松江;论广告的情感诉求[D];南昌大学;2010年
5 马佳;卫浴水龙头造型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何霞;美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利;基于情感因素的高星级酒店形象识别系统(CIS)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庞娅男;我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杨晓南;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江红;在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张俊列;;中西教学文化差异比较、文化探源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3 严宗泽;王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与方法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4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5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的存在及其研究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9期
6 李献奇;赵桂香;孙继明;;教学文化及其功能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01期
7 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龚孟伟;南海;;试论当代教学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9 孟庆男;;和谐教学的文化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3期
10 顾国兵;;师生冲突:难以规避的教学文化碰撞[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明锟;周军;;作为价值取向的责任:一种公共行政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玲;;政府作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弘扬[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友谊;;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嬗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春华;;传承与创新——新时期城市规划改革的价值取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梁慧;;试析陈独秀“五四”时期的文化观在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君;;图书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谈大正;;公平和谐:生命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原则[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张忠利;;美国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宋锦洲;赵靖芳;;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反思[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建华;;乡村休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抒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取向[N];四川日报;2005年
2 任悦;天津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价值取向太个人主义[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王多;从“裸体新闻”说开去……[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唐允明;价值模糊 精品难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胡良桂;以人为本:文学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层的“国家大事”[N];重庆日报;2009年
7 吴素玲;价值取向 值得商榷[N];文艺报;2001年
8 徐怡芳 王健;非正常价值取向为害当代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金岩石;纳斯达克改变A股价值取向[N];财经时报;2006年
10 胡绍学;从建筑设计的竞标评选看价值观之殇[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8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足宁;弘扬真善美[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定位探析[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北坪;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庞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婷;普通美术教育生活化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银春;我国娱乐新闻的传媒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8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8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