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我眼中的一堂好课

发布时间:2018-05-14 10:51

  本文选题:教师 + 课堂教学 ; 参考:《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6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堂好课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一个教师以及从事教研工作的同志都在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不同内容、不同类别的课其标准也不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下的好课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一堂好课应达到一种境界;有的认为一堂好课是教师业务素质、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协调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还有的教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看教师能否创设适宜的情景,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呢?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what is a good lesson like? This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teacher and comrades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seriously thinking and exploring. Different contents, different classes of classes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teachers have a variety of views on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good courses under the standards. Some think that a good lesson should reach a certain level; some think that a good lesson is a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organizational ability, adaptability, coord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others think that a good lesson is a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organizational ability, adaptability, coordination and creativity. The standard of a good class should depend on whether the teacher can create the appropriate situation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carry on the effec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to the maximum extent. What kind of classroom can be called efficient classroom today when quality education is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curriculum reform is carried out in an all-round way? What kind of class can be called a good less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阜成路中学 蓝靛厂中学 史家胡同小学 河南洛阳老城区实验小学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木子 ,袁勤娴 ,王玉梅 ,韩云霞 ,张朋炬;我眼中的一堂好课[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6期

2 ;专家解惑篇[J];黑龙江教育;2003年Z3期

3 刘中权;;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4期

4 见明;课堂教学中的辩证思维[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孔宪梅;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七个要求[J];教学与管理;2004年30期

6 曹殿卿;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艺术;1999年10期

7 费俭;课堂教学之六忌[J];教学与管理;2003年24期

8 蒋越!116000;课堂教学中师德的六大表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3期

9 刘建琼,杨国生,赵晖,李玉上,黎胜;新的教育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听课评课”探究网上座谈录[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8期

10 蓝非;;两位教师 两种课堂——要关注教学理念,更要关注教学实际[J];现代教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健;;注目主阵地——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2 宋志平;;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高效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宋志平;;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高效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 刁永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丁红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曹涓;;浅议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钱鸽群;;以学生的视角关注小学数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叶惠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和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王广英;;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发放中学 丁尔威;浅谈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N];武威日报;2007年

2 张建坤;课堂教学应该追寻什么[N];大连日报;2008年

3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樊玉敏;抓好教学各环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八中学 孙胜;“倾听”与“热闹”能否并存于好课之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杨国金;应科学制订好课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8 严永梅;课堂教学要有“厚重”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南京体育学院附中 韩明忠;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陈华忠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四“不要”[N];中国教师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芳芳;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珍英;初中思想品德课“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邵茜;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丽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王冠昱;生成性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播受阻问题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丽娜;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袁丽娟;双向反馈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春薇;和谐教育视域中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田华;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7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87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