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三观”教育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本文选题:民族院校大学生 + 人生观 ; 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他们不再以“边际人”的身份去改造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从自身的处境、要求和利益出发去作价值判断与价值参与。在这一进程中,少数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学校应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调适,让他们健康成长。
[Abstract]: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ociety, the trend of the change of ideology and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of nationalities is positive in general. They no longer reform their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s "marginal people", but from their own situation. Requirements and interests set out to make value judgment and value participation. In this process, a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values have also produced serious distortions. Schoo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mak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needs so that they can grow up healthily.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酉媛;;论大学生艺术教育培养方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石健;;从恶魔到天使——论靳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蒲荔子;;俗人活在世上的理由——评叶舟小说《什么风把你吹来》[J];小说评论;2010年01期
4 胡迎建;;论陆游的诗酒[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杨灿;;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菁菁;;改造汉字 律师认为16个汉字歧视女性[J];职业;2010年07期
7 贾婀娜;贾潇潇;袁小洪;;《大学语文》与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职业时空;2010年02期
8 曹万忠;;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胥必海;;钢琴教学与德育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10 张云霞;;音乐聆听法抚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药[J];民族音乐;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祥成;;养生与积极的人生观[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侯德军;;谈45分钟和谐班级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4 高旭;;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完美人格 提高育人办园水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5 黄耀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点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游雷宇;;培育师生人文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7 邱晓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思考和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8 赵明宏;;浅谈如何当好一个新时期班主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马克勤;;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促进教师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赵中美;;挖掘文本,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粼粼 王敏;样本一:吕大姐的积极人生观[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郭毅 秦平 (本报记者 郭毅);一位70后民警的人生观[N];法制日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 韩兆琦;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N];北京日报;2010年
4 雷成伟 裴中良;军嫂吴新芬的人生观[N];中国国防报;2010年
5 记者 常晓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吴言;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人生观[N];中国航天报;2009年
7 马毅鹏;浅谈树立科学发展的人生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8 中国矿业大学 章毛平 王德福;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人生观[N];光明日报;2009年
9 李娜;科普教育要注重前沿理论的传播[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中南民族大学 杨进美;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s,
本文编号:1887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8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