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教育技术学学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14 17:29

  本文选题:教育技术学专业 + 学科文化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12期


【摘要】:该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企业文化入手,引发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学必须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科文化,并能够使其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这样,才能有利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在我国得到全面支持和持续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brings about som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cultur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author holds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ust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subject culture and be accept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 supported and continuously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2 王健;张海燕;李玉斌;张恒庆;;探索校、企、生三方三赢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元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冯秀琪;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徐晓东;存在万能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吗?[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6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教育技术领域新界定”的再解读——对AECT05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和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江北战;探寻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蒋家傅;以人为本:后现代语境下对教育技术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10 李康;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钟柏昌;教育工程学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桂林;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朱鄂桂;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伍正翔;从“祛魅”到“附魅”:教学设计的范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关立雁;现代教学媒体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晶;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广成;教育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孔利华;解释学视域的教育技术[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洪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教育创新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6年

10 赵小光;信息时代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改学;解读优质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嘉若;;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专业设置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3期

2 陈燮君;试论文化现代化的途径[J];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3 冯英媛;语文教学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吴宗金;论民族法学[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03期

5 熊义勇;陈克;;强化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董太琴;;浅谈影视教学中的体态语[J];外语电化教学;1993年04期

7 陈燮君;关于创立当代新学科史学的系统构想[J];学术季刊;1995年02期

8 ;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摇篮──安徽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简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洪福旺;略谈中学生课外阅读[J];安徽教育;1996年06期

10 何茂勋;面向21世纪改革高师课程体系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恽时锋;胡玉红;田小芸;周森妹;赵志刚;王新柱;;加强实验动物创新管理 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发展[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志武;;小语课文故事与数学思想方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3 华巨锋;补课班招生依然火爆[N];解放日报;2004年

4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梁平汉;“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现代历史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龙超凡;大学生缘何青睐高自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陈达云;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7 胥茜 陈树生;培养“多重能力”的教育技术人才[N];光明日报;2005年

8 金桓;书如佳酒不宜甜[N];吉林日报;2005年

9 记者 张文婷;发展地球科学文化 服务构建和谐社会[N];科学时报;2005年

10 杜华亮 作者单位为临汾市委统战部;传承创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N];山西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建;论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建青;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行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4 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中南大学;2003年

5 樊昌秀;摄影教育中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天状;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养力;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利平;大学学科竞争力及其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崔雪松;高等院校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8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88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0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