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变革:从理性-结构范式到战略-系统范式

发布时间:2018-05-28 11:23

  本文选题:教育变革 + 理性-结构范式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11期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教育变革实行范式转移的必要性,接着对构成我们现今大多数变革努力之基础的理性-结构范式存在的缺失进行剖析,最后就教育变革所需要的战略-系统范式,从环境和组织、规划和革新、焦点和实施几个方面,揭示其所具有的意涵。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paradigm shift in educational change, then analyzes the absence of rational and structural paradigm, which is the basis of most of our transformation efforts,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strategic and systematic paradigm needed for educational change. The 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focus and implementation are revealed.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凤宁,张琼;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阻抗因素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黎琼锋;王坤庆;;引导选择:让教学成为丰富的价值世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4 蔡春;易凌云;;教育是什么——兼论教育学的责任伦理立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5 柯森;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建设论要[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6 孙阳春;课程实施:非线性发展的过程[J];教育评论;2002年02期

7 谈宇贤;;校本研究实践中的学校管理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3期

8 周志平;;在学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0期

9 轩书科,刘文贤;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苏鸿;;走向“复杂”范式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沈晨曦;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强化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大学物理学》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段旭;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段江飞;我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5 李青;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子轶;大美育观背景下的教师美育能力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董小平;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基础、问题与策略[D];西南大学;2007年

8 于动;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陈科频;论教师文化的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胜兵;课程改革属性及两种典型运行机制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武升;;论教育变革中教育科研的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2 祝智庭;贺斌;;解析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3 郑旭东;余青兰;严莉;;赛博学习:学习科学创新发展的新战略支点[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蔡春;;回到教育的原点办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6期

5 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6 王建军;;教师作为研究性变革实践者[J];基础教育;2006年03期

7 岳欣云;董宏建;;“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8 ;共筑教育云平台 创建教学新模式 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9 戴少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育史研究——安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陆玉芹;;1901年-1921年中国近代教育的嬗变[J];东北史地;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启林;周世厚;;东北亚的教育变革与文化传统论纲——对中国、日本和韩国19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2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李桂英;陈丹萍;王立新;;合作学习对中学生心理因素促进效应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俞惊鸿;;聚焦研修深化管理实现区域科技总辅导员的专业成长[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正伟;;论江苏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邓明言;;贝林的新教育史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刘黎明;;试论斯宾塞的兴趣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 黄荣怀;信息化助力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王常海 郁风华 本报记者 王咏梅;方正教育变革三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张新艳;网络教育引发教育变革[N];中国航空报;2000年

4 王琪;真正的教育变革是一个旅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秦羽 整理;信息化,教育变革的“催化剂”[N];宁波日报;2010年

6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 刘长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雅文;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N];金融时报;2003年

8 记者 刘刚 余敬中;从科举试题看教育变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本报记者 侯晓轩;数字化校园引发教育变革[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邵兴江邋编译;为学校“松绑”带来纽约市基础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宗仁;变迁社会中的晚清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5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瑾瑾;教育变革的意义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顺林;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雷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1915-1927年教育变革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龚金丹;教育变革过程中教师反思能力成长状态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娟娟;教师阻抗变革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文林;农村城镇化与学校教育服务功能的拓展[D];苏州大学;2008年

7 吕晓平;后进生的谱系—影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静;科学知识转型视野中的科学教育变革[D];湖南大学;2007年

9 张雪;教师抗拒课程改革的文化解释[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战文彬;从教育变革看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6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46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