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29 02:52

  本文选题:校本教师发展 + 专业学习共同体 ; 参考:《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摘要】:相对传统教师发展的范式,即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校本教师发展强调教师为改革的中心,教师发展应立足于教师工作的环境和脉络之中,以课堂和学校为本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则关注教师发展的脉络化,强调通过在学校中建构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学习和实践的共享,从而提升教师质素,并实现学校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学校脉络这一平台上实现融合,教师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之脉络中,借由分享领导、集体学习、共享实践,并最终形成教师发展的学校本位之系统建构。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teacher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top-down development model, school-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eachers as the center of reform. Teacher develop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ontext of teachers' work and take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as the standar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text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emphasizes the sharing of teachers'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schools so as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chools to learning organizations. School-based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re integrated on the platform of school context.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hool'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eachers share leadership,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rough sharing. And finally form the school-base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2 宋萑;;校本学校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教育质量提升之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利芹;;英语教师合作学习探究[J];才智;2010年22期

2 王洁;李艺;;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丁文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4 吴莉萍;;校本教研与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何静;;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团队——一种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6 李瑾瑜;;基于伙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尝试与省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5期

7 吕晓娟;王嘉毅;;教育行动研究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化历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6期

8 刘彦;;行动研究理念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3期

9 李彦;;教学反思——开放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黄奕红;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晓玲;;国内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探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守波;史宁中;;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高师院校实践性教学[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舒亚倩;孙闽燕;;有效园本教研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4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云芸;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研组建设之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冯绿倩;“毛铁”成“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婷;基于课堂实录及其分析法的网络研修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菲菲;上海部分早教中心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文虹;湘西北农村初中青年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雪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问题及其改善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玉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探究能力发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于敏;长春市区高中历史教师从业素质现状及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群;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新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泠沅;专业引领与教学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燕,潘力军;转型期高校德育系统建构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年03期

2 蒋福超;刘正伟;;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3 段晓明;;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李树英;林淑文;;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中的失衡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子建;宋萑;;专业学习共同体与课程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2期

6 张宁;;将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教学管理的价值分析及系统建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年16期

7 时长江;陈仁涛;罗许成;;专业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合作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2期

8 刘敏贤;杨跃;;面向翻译教学的机器翻译系统建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娟;彭希林;;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4期

10 陈晓端;任宝贵;;当代西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蒙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育的系统建构——新课标精神指导下的舞蹈教学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王焰秋;;关于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跨世纪发展战略[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3 刘电芝;;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量表的系统建构与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海燕;;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袁嘉新;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价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肖海艳;;陈启天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收回教育权运动——兼谈国家主义教育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宣煦;李静;王朝辉;;治疗师家谱图分析体验与督导[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天;尔惟;;试析立足我国本土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的建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胡瑞燕;;婚外情的心理分析及处理[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晓琳;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系统建构刍议[N];光明日报;2007年

2 曾莉;激发校园活力 焕发生命光彩[N];四川日报;2007年

3 凌蕊;给印度模式添加中国颜色[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湖南文艺出版社《张庚文录》责任编辑 曾昭来;《张庚文录》值得骄傲的文化积淀与出版选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曾昭来;值得骄傲的文化积淀[N];协商新报;2008年

6 徐微;快餐业节能减排显成效[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记者 胡佩生 通讯员 臧放强;湘钢成功拓展ERP[N];中国冶金报;2004年

8 郭腊军;在推进“两个全面”中彰显先进性[N];南通日报;2007年

9 ;看太极如何9个月打造智能化学院[N];电脑商报;2005年

1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黄济;纵论横议 左右逢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豪杰;论体育医疗服务系统——价值论证与系统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李包相;基于休闲理念的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李胜才;钢结构建筑中节点系统的解析与建构[D];同济大学;2007年

6 常同立;空间对接动力学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霞;高校弹性学习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黎进萍;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美国的实践及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海滨;认知理论对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特色建构的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孙怡夏;移动学习系统建构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刘荣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管晓萍;城市区域步行系统建构[D];湖南大学;2004年

7 唐岚;基于多Agent的紧急控制系统建构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8 侯旭;自闭症幼儿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构的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东;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黄可钦;大学教育质量预警系统建构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0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80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