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
本文选题:流动人口子女 + 受教育权 ;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是被国际法、我国《宪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确认的应有权利。然而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依然存在着入学条件不公正、难以平等享用公办教育资源、隔离教育、权利保障薄弱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致使其平等受教育权大打折扣。只有从户籍、入学就学、财政投入、扶持民办教育、宏观规划、监督保障等方面加强制度改革与创新,弥补制度裂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
[Abstract]: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receive education equally, which is related to social fairness, justice, stability and harmony. It is the right recognized by international law,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and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children, such as the unfair conditions of admission, the difficulty of equally enjoying public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isolation of education, the weak guarantee of rights and the low quality of education, which result in their equal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greatly reduced. Only by strengthening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financial input, supporting private education, macro planning, supervision and security, and so on, can we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for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浙江省教育厅干部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FX037)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2 龚向和,谢静琪,曾翠萍;试论受教育权的平等理念[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闫东;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王姝;浅析我国继承法之遗嘱自由[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曙光;;市场经济的伦理奠基与信任拓展——超越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贺宾;;走向对话交往的现代伦理生成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马永平;土地权利与登记制度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冬红;关于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几点思考[D];湘潭大学;2001年
2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3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姚剑波;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黄裙;物权法定主义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张悦;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刘润发;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D];中南林学院;2003年
9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红雁;关于制定《校园安全法》的若干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成文;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7年06期
2 李伟成;;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两个为主”政策的反思[J];民主;2011年08期
3 高丙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福利问题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4 罗倩;;贵阳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J];华章;2011年21期
5 周冬蕾;;浅谈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性[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6 蒋瑞红;;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过程公平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7 顾倩;;受教育权的历史演进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何崇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9 吕雪梅;;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冯帮;;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黄亚武;;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子建;李小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邱小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教育财政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松元;;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保护的初步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珊珊;;南宁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及问题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杜卫;岑国桢;;青少年学生的人权价值观——心理学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吴红宇;;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及思考[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10 刘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探讨[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清扬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以户籍为准入门槛到以居民身份为准入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沈沁芳;太原1.1万流动人口子女今年免费入学[N];发展导报;2008年
3 记者 郭强;太原1.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免费入学[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4 朱磊;谁来管管流动人口子女上学[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夕;调研:流动人口子女学校[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朱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建设待加强[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记者 齐永昌;市教体局局长:无条件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N];拉萨晚报;2010年
8 记者 王思海;北京为流动人口子女建临时学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黄文辉 李树成;四方区关爱流动人口子女成长[N];中国人口报;2010年
10 晏扬;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难题要迎难而上[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霄兵;受教育权主体范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马雷军;教育优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繁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现状与对策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2 宋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贤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于天笑;我国公民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原因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文平;受教育权实现的国家义务[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凌云;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地方政府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张希;流动人口子女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求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2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8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