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国外德育理论发展概略

发布时间:2018-07-24 20:17
【摘要】:正德育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性的事业,更是一个理想的、充满了智力挑战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所以,我们关注德育实践,也应该关注德育理念;关注德育方法的探索,也应该关注德育思想的创新。因此,
[Abstract]:Positive mo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cause, but also an ideal cause full of intellectual challenges. Marxism also believes that theory comes from practice, higher than practice and guides practice.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dea of moral education, to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therefor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辰梅;刘刚;;论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理论对德育的启示[J];中学教育;2002年10期

2 黄芳;;让理想照进现实——读《教育,真的不能简单》有感[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3期

3 易晓明;;关于学校德育的初级和次级社会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4 ;我国当代德育范式的转型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5 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6 陈艳慧;;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大众心理学;2005年06期

7 董烈霞;试论内隐学习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中学教育;2003年10期

8 张晓阳;;论德育范式的三种隐喻[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5期

9 程芳芳;;体验德育——一种突显人文关怀的德育[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贺;;论孔子德育思想的践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张宗元;;谈谈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3 李文奎;;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求是文;;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全国传统美德教育第10届纪念研讨会暨结题现场会[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5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让德育成为最美丽的风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德育:要像春雨润物无声[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句容市春城中心小学 王维昌;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几个抓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卢春樱;浅谈素质教育中德育的实效性[N];贵州政协报;2001年

5 张绍珉;以德治校培养新人[N];河北日报;2001年

6 杨立霞;开展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N];四平日报;2009年

7 耿银平;德育新模式:生存训练[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莘华;教育管理需要国际认证[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9 张玉文;“尊重”教育备受各方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 詹万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良;论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亚林;主体德育论的超越——德育理论建设的一个新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艳玲;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程燕;借鉴关心德育理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杜春梅;人本化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谈心;制度德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8 廖伟业;论追求本色的学校德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浩;德育与音乐教育整合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康卫忠;生活世界中的个体道德生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42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42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