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哲学反思
[Abstract]:Any kind of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a particular humanity. From the basic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 deviation of human nature in many aspects, which is manifested in: emphasizing too much on the integrity of human's "sociality" and neglecting the rich and colorful "individuality"; Too mu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class nature" in "sociality" of human beings and neglect of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s, too much emphasis on "spirituality" and "naturalness" of human beings, too much emphasis on "plasticity" and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Too much emphasis on man's "discipline" and neglect of man's "freedom", too much emphasis on man's "instrumentality" and neglect of man's "purp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t is the basic prerequisit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reflect deeply the disadvantages and deviations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find out the human basis of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rrectl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阶段性成果(2006FZX008)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骥;;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J];机电工程技术;2003年01期
2 张广智;;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三题[J];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3 叶浩生;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曾鹏程;龙佳解;;技术主体素质与技术理性的超越[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5 靳涛;周冰;;经济转型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回归[J];经济学动态;2007年08期
6 宋劲松;;和谐社会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3期
7 白立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林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基本特征[J];经济学动态;2007年07期
9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10 范虹;;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J];云梦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盛雪艳;;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科技人才全面成长[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胡振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江沛;;近代天津娼业结构述论[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5 宋月红;;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解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永君;王晓书;;建国初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凤琦;;中国现代化特征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提要)[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谢维俭;;重新认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珂;国际需求与中国就业[D];吉林大学;2007年
2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惠立新;第三配置与中国企业信用重构[D];武汉大学;2006年
6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留建;新经济时代的柔性生产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陈平;论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的制度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张俊;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忠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铁;“写实”与“实写”[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毛英;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张毅斌;关于FOB下托运人法律地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陈开敏;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汝秀;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进步;论我国法官职业化[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宝马,潘惠,陈志华,王骏,巢国祥;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现况及影响因素[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2 辛世俊;试论人的提升[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放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水平[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2 程延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董天华;奚立龙;肖云;施云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J];教育发展研究;1986年01期
4 黄文林;;试探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J];江苏高教;1988年03期
5 凌雨轩;姚卫民;;党政分开后如何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1988年04期
6 朱小蔓;;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1988年05期
7 张子楠;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引导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8 王庆英;;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信息方法[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年09期
9 徐兴稳;;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十个关系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9年05期
10 景杰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人教育;199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修义;;能力与道德:社会转型期价值选择的两难问题的个案分析[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王起香;;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肖鹏;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七性”说[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张北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占领网络阵地[N];重庆日报;2001年
3 河北大学 陈京辉 常志伟;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如何开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葛春霞;探寻通向真理之路[N];河南日报;2002年
5 张巍;提高心理素质 注重观念教学[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N];河北日报;2003年
7 王江;利用网络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N];新疆日报(汉);2003年
8 刘继红 王长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N];河北日报;2004年
9 樊惠萍 郝俊英 史秀娥;加强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N];河北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2236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365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