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及现代教师培养方式研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demands of the society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complexity and creativity of teachers' labor are more obvious, and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aning and standard of specialization and teacher specia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2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范东生;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李子华;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龚建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9 金祥林,肖明;从经验到科学——素质教育原则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卢一;郑燕林;;教育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刘奉越;李晓佳;;基于专业发展的编辑叙事研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6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小娟;中学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锦珍;;新课程与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改革的探讨[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2 韩瑜;;浅议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专业化[J];新农村;2011年06期
3 苏华洁;覃丽萍;;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主题式微格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23期
4 汪永贞;;教研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6期
5 陈煜;范成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青年教师成长[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许静;;从陶行知理论看当代教师素质培养[J];华章;2011年24期
7 杨剑;邹文蓉;;浅谈教师职业专业化[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8 张拴云;;《学记》对教师专业化的现代启示[J];教师;2011年20期
9 贺一革;;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7期
10 李晶;;复合教学模式视域下艺术教师角色定位探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组杨锋;章飞;;构建骨干教师培养新体系,提高学校师资队伍水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蒋菊;;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历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雪萍;周李莉;;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唐毓华;;《以校为本,构建“教师科学发展机制”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葛敏娜;邱金良;;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的现实抉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8 张传燧;蒋菲;;《学记》的教师思想与教师专业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孟瑜;;论教师教育的市场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范振江;;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袁振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潘秀慧;师资力量年年在增强[N];温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柯杨;农村教师专业化亟待实行[N];河南日报;2009年
5 安徽省霍山县明德学校 何升琼;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困境与超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张颖 高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优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 任丽娟 郭华伟;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发展途径[N];铁岭日报;2010年
8 记者 周芝敏;我市启动名优校长名优教师培养工程[N];黑河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郑晋鸣;卓越教师培养:让理论与实践交融[N];光明日报;2011年
10 修远;走出教师培养的怪圈[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宝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广林;中学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及其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时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庆荣;我国教师专业化理念下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房敏;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艳;教师风格形成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俊峰;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俊芳;教师专业化:教育者的实践理性回归[D];山西大学;2008年
10 武美凤;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9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3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