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活方式健康测评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8-09-14 07:21
【摘要】:目的:调查、测评职业院校学生生活方式,并测试和分析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于2006-05整群随机分层抽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药学、护理3个医学专业系在校学生10个班级46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梁静的健康生活方式测验量表改进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团体测评和比较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测验量表包括16个问题,每个问题有3个回答选项以供选择,每个选项得分为0,10,20,30分不等。此量表系在梁静生活方式测验量表的原则和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在个别问题和个别回答选项的词句表达上进行了适当的变更和调整。调整后未影响信度和效度。将“健康生活方式测验量表”16组问题的回答选项结果进行计分,16个得分数字相加即为健康评分总分。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10个因子共90个条目。结果:发放问卷466份,回收合格问卷450份,有效率96.57%。①70.67%学生的生活方式健康评分在280~400分的较高分区,属非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型;24.22%在160~280分中游区,属黄灯警示生活方式型。②不同类别学生生活方式评分比较,男生与女生差异显著(333.4±51.9,305.5±56.7,P0.05);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差异显著(314.4±56.2,297.4±56.5,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和不同专业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生活方式健康评分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246,-0.174,-0.190,-0.269,-0.282,-0.279,-0.201,-0.229,-0.236,P0.01)。④与国内常模比较,生活方式健康评分400分以下的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分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有近1/4的学生生活方式健康红灯开始报警。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高度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lifestyl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Methods: in May 2006, 466 students from 10 classes of 3 medical majors in Huna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and Technolog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improved version of Liang Jing's healthy lifestyle Test and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were used for group assessmen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healthy lifestyle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16 questions, each with 3 answer options, each with a score of 0 / 10 / 20 / 30. This scal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basis of Liangjing lifestyle Tes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it has made appropriate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in the expressions of individual questions and individual answer options. After adjust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not affected. The results of the 16 groups' answer options in the healthy lifestyle Test scale were scored, and the total score of 16 scores was added up to the total score of the health score. The SCL-90 includes 90 items including somatization, compulsive sympto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bia,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sis. Results: 466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450 qualifie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57.170.67% of the students' lifestyle health score was in the higher district of 280 ~ 400, which was very healthy. The civilized lifestyle type was 24.22% in the middle part of 160 ~ 280 poi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333.4 卤51.9305.5 卤56.7), urban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rural students (314.4 卤56.2297.4 卤56.5p0.05),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majors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314.4 卤56.2297.4 卤56.5p0.0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 (333.4 卤51.9305.5 卤56.7p0.05), while that of urban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ural students (314.4 卤56.2297.4 卤56.5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ores of lifestyle health and SCL-90 (r = 0.246U -0.174U -0.1904U -0.269U -0.282U -0.279U -0.229U -0.236g P0.01) .4 compared with the domestic norm, the students with lifestyle health scores below 400 were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bia, and anxiety. The scores of 8 factors, such as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s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or P0.01). Conclusion: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students started to call the red light for lifestyle health. The health status of lifestyle civilization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
【分类号】:G4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智贤;皮阿杰儿童思惟心理学评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彭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活动和意识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孙敬之;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J];人口与经济;1980年01期

4 张明亮;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举办教师轮训班[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5 唐自杰;试论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潘菽;我国心理学的方向路线问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卢廷柱;儿童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吴奇程;澳专家齐茨博士和美国樊星南教授来我院讲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沈家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蒋琦亚 ,周伯炎;试论中学教师的基本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佩林;叶德明;;一个自组织模糊控制器的实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王开锋;史东仇;;朱瀗的年周、日周活动观察[A];稀世珍禽——朱瀗——’99国际朱瀗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郑秀珍;;环境污染与自我防护[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4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的成就和面临新世纪的挑战[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郑家贵;;婴幼儿及小儿时期的身、心、脑生理高素质发育障碍[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6 陈萍;;护理新领域——社区护理[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7 刘霞;刘金华;;改良周围静脉穿刺方法之我见[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沈德灿;;我国社会心理学的新生与发展[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9 赵秋野;;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看联想在俄语阅读中的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简云;认识小气男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王玉;你有没有把爱情搞错?[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惊人的假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李金池;企业管理中的心理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山东省胜利油田四十四中 舒立海 马红霞;两句标语引发的联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浅谈怎样自学《心理学》(未完待续)[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浅谈怎样自学《心理学》(未完待续)[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王爽;社区出现“心理减压室”[N];中国质量报;2000年

9 邱鸿钟;恐惧的幽灵是什么[N];广东科技报;2000年

10 高岚 申荷永;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贾林祥;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邵迎生;心灵真相在日常话语中的呈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郭斯萍;人性的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晨海;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俊青;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刘巍巍;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中医学心理及心身相关理论模型[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10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映华;中国电视老年节目初探`[D];暨南大学;2000年

2 彭伟步;电视新闻画面细节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杨全清;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蓝国桥;“逻辑—心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孙海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陈斌;在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童琼;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王斌;旅游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41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41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