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Abstract]:Educational ai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social assistance, which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the educational assistance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s still lacking. It is difficult to receive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not high, or even out of school. Dropping out of school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hese problems hind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abor force,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equ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aid system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洁琼 ,陈阳;教育救助(上)[J];社会福利;2002年11期
2 张俊良,黄必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磊;;浅析浔阳区部分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学现状[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2 马育秀;;江西省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3 李萍;;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看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2期
4 李红婷;;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人类学阐释——对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李宇征;;新时期中国农村教育救助的思路与对策[J];桂海论丛;2011年05期
6 赵蓉;李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系列[J];甘肃农业;2006年01期
7 黄杰;金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实现途径探析[J];广西农学报;2006年03期
8 董润润;刘静;;建筑业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年05期
9 李红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年18期
10 王炳锐;;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救助影响因素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士博;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教育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艳萍;城市流动儿童学业压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顾莉;我国贫困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任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资助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小茗;我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法理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6 王娟;城镇低保儿童抗逆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耿晓婷;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萍;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城市贫困治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邵斯;对南京市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07年
10 徐花蕊;上海市民工子女小学师资状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祥云;关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公平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培春;;构建和谐社会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田姝婷;杨绍安;;农民工市民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蒋成凤;李德;;关注城市农民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钱亚仙;;进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李文婷;;关注农民工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6 郭健美;赵建有;刘同芗;;农民工子女高中阶段教育救助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4期
7 周淋;安民兵;;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社会保护[J];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04期
8 叶华靓;;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龙华平;;农民工文化教育与建设和谐社会[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周石其;欧阳鹏飞;;和谐社会理念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宗成峰;张大勇;周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余丹;;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刍议[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4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9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海燕;让24万农民工子女上学无忧[N];北京日报;2004年
2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3 肖玉保 吴铎思;农民工子女暑期安全亟待关注[N];工人日报;2004年
4 刘巍;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宋姣;农民工子女上学咋那么难[N];四川日报;2004年
6 刘万永;帮助农民工子女就是帮助我们自己[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彭世松;“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负重前行[N];湘声报;2005年
8 记者 田玲翠;农民工子女就读不收杂费借读费[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张茁;金秋助学[N];吉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黄璜 市行评代表 吴振发;今年清退教育乱收费40万元[N];厦门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5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7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