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教师教育新体系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上的思考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teac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very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 that is, from the traditional closed and 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to the flexible and open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behavior of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undertakes the work of teacher education from planning, financing, student resource organization to examin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ystem,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more full system and policy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海龙;关于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几个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2 谢安邦;教师教育转型时期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3 孟繁胜,张贵新;国际经验对建构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朱旭东;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8期
5 杨德广;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17期
6 管培俊;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7 袁振国;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开源;;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赵永志;;关于教师教育开放式办学的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文玉,陈树生;论教师教育体系保障制度的构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姚成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2期
5 韩梅;论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战略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郁芳;李春超;;基础教育改革与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7 黄依林;何凡;;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8 胡志明;黄玲娟;秦世琼;梁小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以长株潭城市群农村中小学为例[J];沧桑;2010年12期
9 程功;;论教师在思想政治活动教学中的职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10 张先治;;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京秀;;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王立东;;数学教师职前数学教育问题的思考[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圆圆;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琳琳;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红丽;实践取向的美国职前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杨峰;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现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宋娟;免费师范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袖苏;我国特教教师教育政策的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晓燕;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松林;基于.NET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管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欧阳一寒;免费师范生教师形体艺术语言塑造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进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河西学院教师教育的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佘正松,李化树;论教师教育的体系架构与政策取向[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王建磐!校长教授,马钦荣,袁振国,唐玉光,胡惠闵;建立高水平、有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关于“十五”期间我国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时伟;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韩清林;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对策建议——第三篇:建立发展型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张丹华;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结构的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高教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月;;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2期
2 薛赛男;;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继续教育;2006年12期
3 丁锦宏;;关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5 史记哲;;教师教育与人脑·经验·课程三维的关系[J];科学教育;2007年04期
6 林一钢;;教师信念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经天;马志慧;;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向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君;;韩国和美国技术教师教育培养的认识和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0期
9 赵凤兰;;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9期
10 王加强;;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淑香;;强化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建设浅见[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永明;;干混砂浆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A];首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韦茵;宋俊;;液压挤水机的开发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高峰;;并联机器人应用及其机构的创新[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曹长虹;程春红;;米波高机动雷达的结构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强;周海林;;实用可靠的顶出机构[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昌仁;;大客车行李舱门启闭机构的设计研究[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8 郝际平;;浅谈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A];福建省标准化协会论文集[C];2006年
9 常治斌;刘海;刘强;;螺旋凸轮机构在散热管自动排管机中应用研制[A];全国印刷、包装机械凸轮、连杆机构学术研讨会(第6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荣辉;丁洪生;张同庄;;一种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震动力平衡[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小雅;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符德新;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上海市社联党组副书记、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 桑玉成;努力提高有效制度和政策供给能力[N];解放日报;2011年
5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红耘;探索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课改动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李铁 发展改革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消除人口流动的制度和政策障碍[N];中国人口报;2007年
8 商务部外贸发展局课题组;对政府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的需求[N];国际商报;2007年
9 本报两会报道组;刘兴强 建议完善期货市场税收制度和政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高路 王小乔;不能以“金融安全”为名抵制银行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忠兴;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
4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5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辉;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8年
9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何雪涛;三维摆动混合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海燕;中法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旭;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莹莹;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静雅;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鉴定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任立梅;中印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7 陈蓉;中国与芬兰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贺晔;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美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8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1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