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应用梯形量表评估初中青年教师的生活满意度

发布时间:2019-03-01 13:30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青年教师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与情感体验、社会支持、心理压力的关系,为提高初中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05-10-08/2005-10-30从参加安阳市新教材培训的初中教师中,按所在培训班等额且按座位顺序由前至后随机整体抽取200名初中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教师100名,女教师100名。采用梯形量表(问题是:假定梯子的顶部代表你可能过上的最好生活,梯子的底部代表你可能过上的最差生活。你认为目前、5年前、5年后你的生活处于梯子的什么位置?采用11级制评分标准(从0~10),梯子底部记0分,以1分的级差依次向上推进,梯子的顶部记10分。)、欧洲晴雨表式调查、情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压力感受调查问卷测试初中青年教师对目前、5年前、5年后生活质量的评价与预期,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社会支持及心理压力。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3份。①初中青年教师对目前生活“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57.2%。②初中青年教师5年前与目前的生活质量得分、目前生活质量与对5年后的生活期望得分差异均显著[(4.28±2.79),(5.32±2.28)分,t=4.55,P0.01;(5.32±2.28),(8.35±2.05)分,t=-18.66,P0.01];初中男青年教师5年前的生活质量评价均分低于女教师,差异显著[(3.51±2.89),(4.98±2.53)分,P0.01];农村初中青年教师5年后的生活质量预期均分高于城市初中教师[(8.74±1.51),(8.11±2.23)分,P≤0.05]。③初中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心理压力、情感体验的相关分析结果,目前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正向情感呈显著正相关(r=0.181,0.160,P0.05),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1);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201,P0.01)。结论:初中青年教师生活质量各指标均属于中等水平。初中青年教师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正向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
[Abstract]:Aim: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young teache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motional experience,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young teache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ethods: from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training of Anyang City, 200 junior middle school young teach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training in Anyang City in 2005 / 10 / 08 / 2005 / 10 / 30 according to their training courses and in the order of their seats from the front to the back. There are 100 male teachers and 100 female teachers. Adopt the ladder scale (the problem is: assume that the top of the ladder represents the best life you can lead, and the bottom of the ladder represents the worst life you can lead.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life as a ladder now, five years ago, five years later? Using the grade 11 scoring standard (from 0 to 10), the ladder scored 0 points at the bottom of the ladder, pushed up with a grade difference of 1 point, the top of the ladder scored 10 points.), Eurobarometer-style survey, emotion scal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Psychological str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and predict the quality of life, life satisfac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t present, 5 years ago and 5 years later. Results: a total of 2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17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withdrawn. 1Young teache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and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present life, accounting for 57.2%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young teacher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5 years ago and at pres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young teachers was 57.2%. At present,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expectation of life after 5 yea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4.28 卤2.79), (5.32 卤2.28), t = 4.55, P 0.01]; (5.32 卤2.28), (8.35 卤2.05), t = 18.66 (P0.01); The averag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of young male teache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teachers 5 years ago [(3.51 卤2.89), (4.98 卤2.53), P0.01]; The averag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of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fter 5 yea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8.74 卤1.51), (8.11 卤2.23), P < 0.05] .3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young teache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r = 0.181, 0.160, P0.05) and negatively with negative emotion (r = 0.235, P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 = 0.201, P0.01).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young teachers all belong to the middle leve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young teachers and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emotion,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egative emo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43;B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怀福;;中小学教师的疲劳感现状、危害及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风笑天,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J];社会学研究;2000年04期

3 张海芹;;中小学教师250名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8期

4 荆怀福;;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0期

5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6 崔丽娟,李虹;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7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8 朱从书;湖北省536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9 杜丽娟;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对SCL-90因子分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10 张海芹;;安阳市小学教师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晓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建强;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年04期

2 雷_",孙龙;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之变迁——对1991年与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的比较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3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蒋青;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5 安芹;外向性与快乐感相关变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6 吴晓雷,冯维;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问题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汪泓;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上海最低工资标准的分析和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8 于永慧,林勇虎;关于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网在体育领域研究中的新视角评述和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9 王成义;刘琪;;国外警察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睿,张进辅,郑红兰;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述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10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杨;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海荣;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义鹏;制造型企业职员工作倦怠衡量及其前因变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文增;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晓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种媛;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春梅;天津市某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9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文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吴素梅;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现状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3 李强,刘艳;SCL-90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测评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4 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5 文正东;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效能感关系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张海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卢淑华;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根据北京、西安等地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2年04期

8 风笑天,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J];社会学研究;2000年04期

9 朱从书;湖北省536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10 杜丽娟;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对SCL-90因子分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天庆;;中专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2 贺天庆;;中专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9期

3 彭忠益;黄林沙;;工作倦怠与交通警察生活质量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2期

4 成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周喜华;;舟曲救灾官兵心理创伤与社会支持及自我和谐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7期

6 曾荣侠;;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刚;李志勇;;师范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吴育红;吕岚;储晟蔚;赵兴晨;徐意;;不同规模城市护士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健康研究;2011年03期

9 王立金;;医学院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解静;陈元玉;江琳;王少冰;;汕头地区养老院和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自尊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西玉;周宗奎;羊静;祝保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编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晨阳;张久平;林节;;抽动障碍儿童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李强;乐国安;王进;;白血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傅健;孙海艳;缪茂森;;长期参加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秋凤;郑晓边;刘秋香;丁东;胡波;;农村留守学生生活质量与社会偏见调查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慧琳;王建平;杨智辉;王晓菁;洪晔;刘洁;;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于华林;高峰强;;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的个体与团体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万书玉;;少年儿童生命意识状况调查及对策思考——来自南京市1068名小学生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强;乐国安;韩忠朝;;白血病住院患者临床心理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游涵;高级经理为何变成守财奴[N];北京科技报;2006年

2 记者 马全祥邋通讯员 宋淑玉;“北京市老年心理咨询热线”正式开通[N];北京社会报;2007年

3 衣晓峰 靳万庆;父母生存质量高低影响儿童心理发育[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记者  葛婷婷 孟铁;心理医生眼中杭州人的精神世界[N];杭州日报;2006年

5 辛 责;杭州科普论坛热社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乐;老年抑郁症与自杀 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苗青邋通讯员 卢菊园;让老年人身心健康度晚年[N];金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董毅然;中国弱势群体犯罪心理解析[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张蕾;关注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N];工人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新生;人的记忆力衰退始于20岁[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利娜;护士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赵玉萍;济南市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崔杰;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归属感[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刘东霞;河北省省会工人社会支持、心理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伟;沈阳市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冯姝;韧性对癌症患者心理压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于华林;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的个体与团体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沈静;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万军;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孙良;某医科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2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32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