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化与教育政策选择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differentiation and education is not consist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come gap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has its reasonableness. 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ersonal income in our country, such as "big, partial, solid",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low level of education, unfair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Education can create new assets through its own great effect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welfa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increasing educational investment, reasonably distributing limit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ping fair educational ideas, establishing a perfect labor market, changing the single training mode of educ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124.7;G5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偏低新解[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2 毛慧红,蔡颖;减少收入不平等:来自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经验和启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4期
3 张翼;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4年04期
4 蓝建;教育分化对收入不公平的影响——拉丁美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2 丁任重,陈志舟,顾文军;“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03年06期
3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光;;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差 距问题?[J];改革先声;2001年06期
2 胡永远;;代际收入传递性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3 王娟丽;;缩小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时家贤;张素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宋林飞;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社会学思考[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傅苏颖;消费:由“稳增幅”到“调结构”[N];证券日报;2010年
3 赵振华;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分化[N];解放日报;2005年
4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纪江明;居民消费分化是社会分化的重要体现[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背景(一)[N];安徽日报;2002年
6 沈海;雁塔区以市民共享发展成果聚合力[N];陕西日报;2007年
7 吴群芳;谨防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社会不稳定[N];发展导报;2000年
8 肖新烈;扩中提低并举消除两极分化[N];发展导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钟蓝;缩小贫富差距 谋求和谐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经济发展必须逾越“分配鸿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支晓芳;教育公平与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邵宪宝;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4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0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