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济南大学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肇亨;;试论审美探究心理及其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04期
2 马思援;;地理思维技巧的测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年01期
3 周刚;;社会现代化的新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09期
4 许开道;;关于看待现代西方哲学问题的扼议和异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冯梦月;;运用探索性实验优化实验课教学[J];四川教育;1993年Z1期
6 李金;为“价值中立”辩护[J];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04期
7 陈和平;莫让“动动手”和“课外读”成为摆设[J];生物学教学;1994年06期
8 曹务美,,孙虹;自然教学要注意学法指导[J];黑龙江教育;1994年Z1期
9 左秀兰;小学数学探究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4年02期
10 陈和平;贯彻落实“动动手”“课外读”的几点做法[J];中学生物教学;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美玉;;新科学课程标准对中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导向[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王光艮;;如何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陆菡;;学习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4 乐勤;;PTS在行动[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5 刘霞;;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感悟地图语言——新课程“地图单元教学”案例评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李铁;;发挥科学课程优势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刘芳芝;;自然教学如何进行科学探究——落实新课标用好旧教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薛彩萍;;关于小学自然课探究教学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李焕强;焦震华;;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于仲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促进科学素养提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平;新课程标准:权威有说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郭凌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创新意识[N];光明日报;2001年
3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植义;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N];光明日报;2001年
4 康云清;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于彤;中学物理要“变脸”[N];科学时报;2001年
6 记者赵广U
本文编号:2538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3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