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教学技能的自我建构

发布时间:2019-10-03 22:13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体现为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必须以教师的自我建构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自我建构,必须加强教学反思,实现理论的有效内化,进而提高教学实践智慧,构建个性化的自我操作体系。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铁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刘述亮;;体育教师的情感素质浅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2期

4 林慧芳;;中小学衔接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研究——论家长在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0年03期

5 韩百敬;薛芬;;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吕星宇;农兴强;;教育智慧的呼唤与生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7 唐会民;;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韦永强;;教师个人教育理论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9 薛芬;;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王昕;;关于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夏越科;;反思,让化学教学更有效—谈化学教学中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孟庆甲;;智慧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师智慧——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智慧引领的反思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胡小玲;;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佳;专家型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教学语言行为对比的实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磊;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志敏;基于《标准》的地方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红梅;论化学教学设计的开放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2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3 沈晓阳;规律·趋势·人的活动[J];哲学研究;198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辉;;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特征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7期

2 杜鹏飞;;教师如何改变角色走进新课标[J];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Z1期

3 林泽纯;;“教后记”助我攀登——以人教版《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12期

4 朱丽;;技术理性与实践智慧:教师发展的两种取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6期

5 于平;从《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看如何驾驭“新课堂”[J];人民教育;2003年21期

6 余慧娟;高中课改,考验实践智慧 ——高中数学新课程推进研讨会综述[J];人民教育;2004年19期

7 武云英;;新教师实践智慧的缺失性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武云英;;新教师实践智慧的缺失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廖秋|,

本文编号:2545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5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