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对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08 00:49
【摘要】:以乔治.凯利(GeorgeKelley)的个人建构理论为基础,采用他发明的角色建构库测验,辅以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压力应对测验并收集学生学习成绩,考察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对象为从初一到高三的512名中学生。结果发现(1)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学习成绩、学习适应性和压力应对存在显著相关。人格建构复杂性高的学生,学业成绩较好,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比较强;人格建构复杂性低的学生易采取“幻想”、“逃避”等消极压力应对方式。(2)多元分析证明,在同时考虑到年级、性别、学习适应性和人格建构复杂性等因素时,人格建构复杂性对学习成绩的贡献大约为2.8%。(3)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通过三种途径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其一,人格建构复杂性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二,以学习适应性为中介间接影响学习成绩;其三,以消极压力应对、学习适应性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学习成绩。
【图文】:

程度图,复杂性,路径分析,学习适应性


132  心  理  学  报39卷习成绩(图1中上图,在积极应对情况下);三为人格建构复杂性以消极应对方式和学习适应性为中介变量,最终影响学习成绩(图1中下图,在消极应对情况下)。表4 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学习适应性对其学习成绩的预测Step进入顺序BetaR2R2ChangeF1性别-0. 206***0. 054 12. 522***年级-0. 124**2性别0. 166***0. 138 0. 084 23. 415***年级-0. 134**学习适应性0. 293***3性别-0. 147***0. 166 0. 027 21. 683***年级-0. 184***学习适应性0. 281***人格建构复杂性0. 175*** 注:*p<0.05;**p<0.01;***p<0. 001图1 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其他因素关系的路径分析图4 讨论4. 1 中学生的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学校生活适应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其学习适应性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人格建构复杂性高的中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进一步考察,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学习适应性测验分量表中的学校环境、朋友关系、读记方法、学习计划呈显著正相关。  学校环境分量表考察的是学生喜欢学校的程度和师生关系。如“你是否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是否认为老师讨厌”等等。我们的结果发现,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与学校环境、朋友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能够从不同角度建构人格的中学生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南京晓庄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尊重平等教育与德育改革》(BEB010468)成果之一。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桂平 ,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进;刘晓农;;基于职务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评价[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尹小琳;陈旭;;应对研究中人格取向的沿革与走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时勘;人力资源开发的心理学研究概况[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杨小青;教师职业压力及自我应对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5 王智;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6 周恒彩,赵晓静;人格与应对[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叶金辉,陈文豹;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影响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刘学勇,刘小伦;高三学生心理困扰状况和教育对策[J];青年探索;2002年04期

9 赵夫明;宋灵青;王学臣;;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10 冯虹,徐富明,于鹏;大学生的非典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京;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娟;缓冲死亡焦虑的自尊机制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苏峻;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岳颂华;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莉莉;高中生分班压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荣春华;组织群体内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艳萍;蒙汉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伦琼;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季巧英;丽水市公务员心身反应特点及其与应激有关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婷婷;戒毒劳教人员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2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凤兰;张秀英;;对245名中学生神经衰弱的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1989年02期

2 姚佩宽;董小苹;孙忠雄;胡卫;李兆源;范显义;;上海中学生性发育、性意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3 刘振兴;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4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年Z1期

5 王艳玲;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6 颜惠珍;;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0期

7 柳友荣;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01期

8 ;本刊立项“十五”国家课题“中学生心理教育研究”设立课题研究基地启事[J];中学生;2004年05期

9 张守仁;李红;;关注中学生的四个“意识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期

10 肖三蓉;徐光兴;;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亚男;郑日昌;潘子彦;;中学生情商问卷的编制及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冷荣兰;;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孟秀英;;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Su xiqing;陈启芳;秦安琪;;中国中学生感恩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4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记者 刘联邋实习生 李轻舟;心理咨询助孩子解心结[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冶;内观法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博潭;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矫正的质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6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6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