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内涵刍议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小碚,罗入会;课程领导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3 张廷凯;革新课程领导的现实意义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2期
4 余进利;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甄别[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强;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的特点与作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方新普;李莉;黄文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钟晨音,徐长江;台湾地区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其省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4 阮莉洪;;校长课程领导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柳德玉,李瑾瑜;重新审视教师——课程实施者[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6 杨亮;;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7 欧阳浩;;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5期
8 罗祖兵;夏涛;;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0期
9 冯宇红;;论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王慧;孔令翠;;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现状的反思与构建新型实践性课程的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6 傅建东;中职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水英;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洪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振海;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鑫;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那明明;小学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乔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新民;校长对新课程的领导技艺谈[J];教学与管理;2003年2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世祯;;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2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2期
3 李朝辉;刘树仁;;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2期
4 季诚钧;;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辨析——兼与靳玉乐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张爱梅;薛国凤;;校长课程领导的缺位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6 张恩德;;农村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学报;2008年02期
7 彭虹斌;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管理[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1期
8 廖青;;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关系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1期
9 刘冬梅;;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的考察和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12期
10 林一钢;黄显华;;课程领导内涵解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禄燕;;坚持课程领导 构建景山学校课程教材新体系[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尤敬党;;培育课程意识 完善过程管理——高中研究性学习实践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李文萱;; 《优化课程连结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李娅君;;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科技教育职能的新看点——试论科技场馆在系统性科技教育中的作用[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5 徐刚;;学年学分制条件下课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蕊;;立足课改抓研究,深化内涵促发展——弘扬龙的团队精神,提升学校课程执行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简建颢;;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肢体弱能学校课程及教学法的应用(香港)[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文萱;;优化课程连结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胡平;;摭谈新课程与学校发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10 孟祥晶;;预防儿童伤害——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岩 周敏;“教师课程领导”理念述略[N];天津教育报;2008年
2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副校长 莫立刚;做课程领导与时俱进的“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 蒋敦杰;策略赢得博弈智慧化解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103中学校长 孙秋华;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提升校长领导能力[N];郑州日报;2009年
6 叶莎莎;新课改:提升校长领导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北京市教委提供 江苏省教育厅提供 上海市教委提供 天津市教委提供 山东省教育厅提供 福建省教育厅提供 浙江省教育厅提供 海南省教育厅提供;以实践智慧探索课改的现实路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宋全政;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安全眼”[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灾害风险教育将进课堂进书本[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温淑敏;课程建设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N];天津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佳;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岳刚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蕾蕾;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菊;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叶峰;教研组长课程领导角色的质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刘玮;新疆高中校长变革型课程领导行为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付洪岭;园本课程开发中幼儿教师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剑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波;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邹鲁峰;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亚丽;中学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547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