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与有效行为管理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爱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一丁;詹先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之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陆松;;农村职业教育必要性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07期
3 王彦博;;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雷高岭;;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继华;舒丹;;对西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杜今锋;;CBE模式及其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蒋莉;;职业教育主要思潮简述[J];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8 朱克忆;张柏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9 韦日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成人教育;2006年09期
10 唐启金,李术容;解读当前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君毅;;略论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塑造[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自勇;甘肃省中专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勇;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刘松;铁路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张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董丹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刘坚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怡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谢勇旗;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徐中仁;我国新时期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历史、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易介南;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薛晓阳;创新教育:一种人学范畴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3 王坦,高艳;论合作教学的互动观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1996年03期
4 张天宝,王攀峰;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5 冯增俊;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6 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詹红红;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做大做强职业学校[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刘复兴;学习社会:原则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9 桑标,王小晔;元认知与学生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2期
10 柴西琴;浅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明迎;;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2 孙晓露;;拨开心灵的“迷雾”,沐浴灿烂的阳光——浅谈技校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3 颜秉新;;浅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4 石信;;老师也需心理关怀[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9期
5 黄海亚;;告别“严父慈母”式教育[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6 潘敏;;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J];才智;2011年21期
7 伍晓焰;;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1年24期
8 马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9 杜玲令;贺静波;;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曹志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J];文学教育(中);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连一平;;浅谈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郝志红;;关于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俊梅;王东军;;“日记——聊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兴华;;为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营造快乐人生——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范德标;;内地藏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调适[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付辰;;关于留守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大均;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林超;;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与图书馆阅读疗法[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艳杰;;大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警总医院心理科主任 许建阳;考后谨防8种心理问题[N];保健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初霞;中小学生亟待解决四大心理问题[N];哈尔滨日报;2010年
3 记者 贾晓燕;调查显示:六成多教师存在心理问题[N];北京日报;2011年
4 袁鹏;近半数女大学生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5 李霜梅;教师易产生的心理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红旗区实验高中 吴占荣;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N];新乡日报;2008年
7 记者 曹霁阳;孩子进入初中心理问题易纠[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孙军邋通讯员 赵笛;三种心理问题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庆伟;大学生难以承受之重[N];青岛日报;2010年
10 见习记者 苏梓琴;就业压力过大 引发心理问题[N];大众卫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建明;中学学业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禄玉;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袁荃;网络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小梅;农村高中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程梅;昆明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文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彩萍;“全托制”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罗海凤;包钢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管理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慧;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9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