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义务教育负担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7 07:11
【摘要】: 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是人类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每个人有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这标志着义务教育不是面向少数人,而是平等对每个人开放。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保证学生平等的无负担的接受义务教育是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但在现在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脱节。 本文以桂林市区为调查范围,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贫富差距扩大,在义务教育阶段低收入阶层子女教育负担过重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低收入阶层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经济压力过大,在就读过程中心理负担过重等方面。在教育起始阶段的义务教育,不同收入阶层子女面临的教育机会就是不平等的,这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前途。 本文主要分五部分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城市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态。通过对城市低收入阶层规模与分布、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城市低收入阶层窘迫的生活状态和欠佳的心理状况。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状况。通过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普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费用支付方式、支出金额、就读学校质量、学习成绩和学业及职业期望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反映出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的受教育现状。: 第三部分:通过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义务教育经济和心理负担的描述,得出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义务教育经济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结论。 第四部分:主要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义务教育负担过重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教育内部原因和教育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五部分:在以上几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城市低收入阶层义务教育负担过重的对策。建议从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教育救助、精神救助等方面帮助城市低收入阶层脱贫并缓解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负担过重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锦;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解析[J];社会;2002年03期

2 李明锦;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解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03期

3 周群英,杨金刚;解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柯毅萍;城市贫困群体小康之路的社会政策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刘伟;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直面城市贫困[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36期

7 何汇江;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分裂与融合[J];人文杂志;2004年03期

8 黄国辉;;城市贫困群体心理调适探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刘艳华;邢占军;;城市贫困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初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年02期

10 曾敏;;我国城市贫困的权利理论探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晓东;刘颖;;沈阳市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的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贵萍;;论城市贫困群体社会心理冲突与社会支持[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扬;;浅谈和谐社会建设下社区矛盾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以西安市低保政策的动态执行过程为例[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谷少平;;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思考[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5 赵定东;;“社会福利社会化”逻辑误差析论[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祝建华;;缓解城市低保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研究[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钧;城市贫困群体状况[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松祥 方明;城市贫困群体生活艰难[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许贵元 河北唐山;城市贫困考验和谐社会[N];中华新闻报;2006年

4 记者 李咏成 通讯员 毛丽萍;为城市贫困群体基本医疗撑起一片蓝天[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莉;城市贫困:发展隐忧与出路抉择[N];西安日报;2006年

6 单士兵;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制度性致贫”[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卢海;城市贫困群体住房救助制度今年实施[N];青海日报;2007年

8 杨俊廷;榆树城市贫困群体有保障[N];吉林日报;2007年

9 本期调查执行:陈建胜 章静静 指导老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小章  邓明艳;贫困群体的合法利益表达[N];浙江日报;2005年

10 燕雄;短评:关注“隐性”贫困[N];中国信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琪;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曹扶生;上海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冬民;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4 李孝;摆脱贫困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翼;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华;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城市贫困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博;城市低收入阶层子女义务教育负担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达;邯郸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蓉;城市贫困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舒;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6 董丽萍;从社会公正原则审视我国城市扶贫政策及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钟萍;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城市贫困治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及其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姚n\;建立灵活高效的城市低保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武国荣;甘肃省城市贫困现状与反贫困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0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50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