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5:17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不断深化与加速,虚拟社区这一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作为网络学习新形式之一的虚拟学习社区,因其开放、便利的特点以及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虚拟学习社区的繁荣和发展与社区成员的不断参与和贡献息息相关。因此,怎样吸引并留住社区成员、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参与度,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等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然后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社会认同理论等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其次,选取参与动机测量变量分别为:信息性动机、社交性动机、娱乐性动机、自我呈现、主观规范五个维度,选取参与强度测量变量分别为:参与水平、互动程度、感情投入和知识贡献四个维度,并初步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的关系研究假设模型。再次,参考国内外已有的虚拟学习社区中参与动机的成熟量表编制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关系的调查问卷,以曲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成员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利用问卷回收回来的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度检验以及效度的检验,利用AMOS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对理论假设进行路径检验,最终得出研究结论:(1)信息性动机和社交性动机对参与强度的影响显著,且信息性动机的影响最大,社交性动机影响次之;(2)娱乐性动机对参与强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3)自我呈现是所有参与动机中对参与强度影响最小的变量;(4)主观规范对参与强度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从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社区的友好性和信息兼容性、增加游戏性学习模块、优化学习环境以及用户自身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促进社区用户的参与度,进而促进社区的持续发展。
【图文】:

参与动机,虚拟学习社区,文献研究


图 1.1 国内对虚拟学习社区参与动机的文献研究数量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出部分学者对参与动机影响因素的表 1.2 所示。表 1.2 国内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参与动机变量研究归纳时间 人物 动机变量 文献来源2009 孙宇科信息性、工具性、娱乐、社会交往、社会强化、内在化、认同感长春市大学生参与主题类社区动机研究2011徐建、赵新蕊社会强化动机、社会联系动机、信息性动机、审美动机、追求时尚动机和娱乐动机社交网站成员参与动机的研究2011 王盈盈获取信息、娱乐消遣、交流沟通、自我宣泄与表达、获取爱与归属虚拟社区“居民”的参与2013 钱晴晴亲社会价值取向、信息共享、社区价值、畅快体验、自我效能感虚拟社区中成员参与的影制研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图 2.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要”,,是个体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的需要。爱的需要”,指的是个体对亲情、友情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个人希望被他人实现的需要是对实现自身理想和追求的个体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方法是不同的指导意义应着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交需要和尊重以上五个层次需要的产物。因此,虚拟的指导下进行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九瑜;;教师虚拟学习社区的共享课程资源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2 王兴兰;;大学生虚拟学习社区用户生成行为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年06期

3 王丽婉;;知识生产模式Ⅱ背景下成人虚拟学习社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9年02期

4 闵磊;;虚拟学习社区识别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年13期

5 史蒙蒙;;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15期

6 闵磊;;基于图书馆借阅关系的虚拟学习社区识别技术研究[J];才智;2018年16期

7 张培培;;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贡献的现状与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8年27期

8 马可;李波;张进宝;经倩霞;;中小学虚拟学习社区特征及建设策略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05期

9 林鑫;;智慧学习平台的开发应用及其成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20期

10 ;喵爪星球的构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冲;冯新;;“科学探究乐园”虚拟学习社区的初步设计[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呈领;竹学雪;;基于专业虚拟社区的有效学习的设计与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黄金;;虚拟学习社区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与思考——以腾讯QQ博物馆群为例[A];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未来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张晓娜;柯清超;;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转化过程的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冉双林;张仁津;陈雪涛;;ASP.NET技术下的虚拟学习社区内部信息安全问题[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尚建新;解月光;;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及其变量设计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勇;;Blog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田秋艳;解月光;;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模式分析[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小学校长 刘宇平;智慧管理开辟教育新天地[N];中国教师报;2019年

2 田野;两位妈妈的“虚拟”创业[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项国雄 杨志珍;网络教学不简单[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苏雁;我学习,因为我快乐[N];光明日报;2003年

5 陈婉婉;传道解惑亟须跟上网络时代[N];安徽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金龙;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4 刘臻晖;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5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萍;虚拟学习社区知识交互积极性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2 刘春强;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培培;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知识贡献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4 刘月;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5 卢青青;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妍;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深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7 刘丽;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8 马双双;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行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9 宋春雷;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10 苑永建;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风格对学习表现的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88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88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