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教师专业化问题,所以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了“全民教育”的各项活动和中国教育改革。当前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和全民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工作职能是要推动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得到实施。本文认为,“信息时代”的要求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们对人才的特点有了新的理解,也证实了在教育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未来工作者和公民方面存在的不足。综观中国教育改革,它是一个被迫出现的过程,导致学校对教育改革的反应不灵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支持改革,但是他们的效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进一步认为,中国教师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具备应对改革的能力。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工作的本质及其关注的问题与教育改革的预期大相径庭。这一问题即使通过行政命令、在职培训、或者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也难以解决。本文认为,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要改革学生评价和选拔制度,从文化和社会层面上来思考教师职业,树立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关键词】: 中国教育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化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引言从乔木提恩的“全民教育国际会议了(JOmtien,Thalland,l夕叭))到达喀尔的“世界教育大会”(Dakar,Sene咧,2(X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民教育”活动都将教育看作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并认为教育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转型。2(XX)年,,“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J];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黄华;;我国知识教学面临的三大挑战与理论回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杨军诚 ,徐克 ,贾宝余;从客体本位到主体本位:21世纪人才观[J];中国人才;2002年01期
4 潘莉莉;邱志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干预方法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龙琪,周琦峰,周志华;介绍一门与化学有关的双语课程[J];化学教育;2002年05期
6 强臻;;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探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胡弼成;;论教育形态的变革——思维教育简论[J];高教探索;2008年05期
8 刘剑,邹颖;思想政治教育与主题网站的建设[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孙建明;;注重学习反思,促进自主学习[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任小军;;高校班额效应影响学习过程的机制——学习氛围、学习态度与自我效能的互动[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智学;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伟;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文世荣;关于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关系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韩珍;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艾文珍;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靖媛;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邱志海;某医科大学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的关系及干预方法的探索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英;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问卷的编制及人格特点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王芸;新疆兵团和地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研修[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卫花;21世纪中国成人高教教师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骏;;走向教师专业化的学校人性化管理[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卢乃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J];教书育人;2007年31期
3 李广生;;关于“研究型教师”的研究[J];江苏教育;2008年03期
4 沈敏特;;欢呼之后的紧急建议[J];民主与科学;2009年01期
5 许唯;贾静娴;;论入世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对策[J];华商;2007年17期
6 金生
本文编号:483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8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