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性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性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7:13

  本文关键词:性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性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性犯罪案件在数量上有增加的趋势,其中有些案件的恶性程度非常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现行的性教育不能适应青少年的性早熟以及其它方面的社会变化。有效的性教育的缺失使青少年因性无知、性心理异常、性道德错位等因素而导致性犯罪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我们必须构建包括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科学的性教育体系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发生。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性教育缺失 青少年性犯罪
【分类号】:G479;C913.5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性犯罪日趋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己经占到总犯罪数量的70%,其中30%以上是性犯罪。[1]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诸形态中已升为第一位,女青少年参与的犯罪案件中性犯罪占90%以上。[2]不仅如此,青少年性犯罪的恶性程度也显得很严重,强奸杀人、轮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涛;;论性教育权的确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艾;“婚内强奸”的法理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房书君;刑法机能的时代命题[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3 桑本谦;强奸何以为罪[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方乐;;司法的“场域”分析?——以1997年的一次学术论战为背景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李拥军;;掀开法律的男权主义面纱——对中国当代性犯罪立法的文化解读与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蔡淑燕;女性未婚同居问题研究初探[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郑兰兰;;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构建[J];发展研究;2006年09期

8 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问清泓;;反性骚扰立法研究——以劳动法为新视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董玉庭;婚内强奸的刑法学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D];山东大学;2005年

3 赵军;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莉;论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保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拥军;性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妮;学前儿童性教育实施现状、滞后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兴霞;女性无法抗拒的黑洞[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秀娟;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周静;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在中国[D];河北大学;2006年

5 吕铁雷;论法律经济学的优势和相关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刘威;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的后现代向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贾佳;人择时代[D];苏州大学;2006年

8 罗蕾莉;在师范生中开展不同的性教育方式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申月霞;论非婚同居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庄国立;生育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 ,葛天星;试论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机制[J];河北法学;1987年03期

2 安克虎;;青少年性犯罪的趋势及矫正对策[J];宁夏教育;2008年04期

3 刘留;;青少年性犯罪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中国校医;2009年01期

4 朱智光;;青少年性犯罪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5 马立源;性文化的冲击对我国青少年性犯罪的影响[J];河北法学;1991年06期

6 杨筱柏;于彩辉;;德法合力: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根本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5期

7 任伟伟;;青少年性犯罪的亚文化分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孙雪芸;刘旭刚;徐杏元;;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及矫治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0年07期

9 谢杰;;青少年性犯罪动机类型与针对性预防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薛进展;闫艳;;青少年性犯罪动机类型分析与针对性预防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志平;谢杰;;青少年性犯罪的动机类型与针对性预防措施框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毛建中;;青少年性犯罪的刑罚谦抑化论争之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汪闻锋;;长三角地区沿海县级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和预防——以浙江奉化市为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陈钦;;未成年犯性犯罪的矫治[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河南省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董武敏 王艳玲;当前青少年性犯罪案件的特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建;性教育缺失或成青少年性犯罪高发重要原因[N];法制日报;2011年

3 刘建;性教育缺失 青少年性犯罪高发诱因[N];西部法制报;2011年

4 王新亭 张兆利;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透视[N];山东科技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依法净化网络环境 共建共享网络文明[N];人民公安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庆环;网瘾,屡诱孩子犯罪到何时[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观来;对青少年性犯罪问题与对策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唐彦;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心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解立;动漫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张婕;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成因及社会预防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性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性犯罪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85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