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
本文关键词: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有效性成为时代的议题。本文主要关注利用博客搭建的学习共同体如何使教学交往更为有效。文章首先探讨了有效教学交往的丰富内涵,并进而分析了大学教学交往的不足。接着,文章分别对学习共同体和博客进行了介绍。全文着重探讨了基于博客的学习共同体为师生交往带来的新可能,并结合理论调研和实践分析,总结提出运用博客构建学习共同体以期提高教学交往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教学交往 有效性 博客 学习共同体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学交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学交往是最富于时代性的主题,在大学课堂看似平常的教学交往中,学生成长起来,最终走出校园,迈向社会。21世纪的人才应是交往方面的能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他们承担着交流使者的职责,在信息技术联结而成的地球村中,他们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交往技能。与此同时,全新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李芒;让师生实现零距离的心灵触摸——从教学交往的视角研究高校教师的个人教学网站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肖川;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柳夕浪;教学交往的合理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黄爱玲;彼德·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5 刘济良;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6 胡波;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7期
7 彭未名;信息时代大学师生关系的嬗变及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8 王传金;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之道——小原国芳论教师[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9 尹艳秋;“生活世界”与教育的取向——兼论“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5期
10 程胜;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波;高师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潘晓卉;郑家茂;徐悦;陈绪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必须突出师生互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秦发盈;成人教学艺术的交往本质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张传月;走向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应然发展[J];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周劲松,蒋梅;古代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徐献红;;注重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周思旭;;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李政云 ,曾卫疆;科学精神、道德精神、审美精神之解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9 丁念金;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保障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魏向君;构建教师网站 转变师生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沈曦;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玉香;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宏丽;课堂文化—师生交往研究的一个新视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洪修;课程变革下小学教师合作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汤朝红;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汪鸿;新课程实验在贫困地区推进中的教师适应性问题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小红;“主体教育实验研究”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英荣;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秉江;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3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4 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5 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7 董汀丰;试论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8 彭未名,张传萍;大学交往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推行[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9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10 和学新;现实生活与学生主体性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维超;李芒;;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夏火松,蔡淑琴;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J];教育信息化;2001年06期
3 高瑞利;;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J];中小学电教;2002年08期
4 李芒,李莎,王海燕;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5 张艳丽;;Excel中数据有效性的设置[J];办公自动化;2009年12期
6 冷爽;;网络课件有效性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徐佩;;软件研发项目团队有效性内涵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27期
8 陈宝军;;试论网络课程中的意义交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6期
9 曲秀芬;王朋娇;张晓光;;基于社会性软件的个人知识管理有效性设计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4期
10 田秋华;;基于网络的教学交往有效策略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王建民;孙家广;;软件易测性度量综述[A];第四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万庆;马利华;孟文清;;基于未确知的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有效性评价[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振发;窦志武;;自适应变尺度动态网格法在数据分发管理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杨佳杰;苏武浔;李国刚;;μC/OS-Ⅱ的任务延时和内存释放方案改进[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5 吴炳胜;方湄;李瑞涛;张民友;;基于相似理论的虚拟样机有效性的研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彭启山;顾力平;余景佳;;CIM的有效性、普适性、战略性与实施分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叶红;;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设计[A];第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4年
8 荣凌燕;刘国华;沈兵红;李现伟;;基于树元组的XML多值依赖推理[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欣;王娟;张斌;叶世伟;;流形学习算法分析及在人脸数据库上的应用[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李洁;汪新林;游向阳;;一种新的虚拟维修手部动作生成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应需而变:ERP企业转型的驱动力[N];现代物流报;2006年
2 EMC执行副总裁兼发展总监 Mark Lewis;三大技术推动绿色存储[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3 致远;当数据迁移遇到ERP升级[N];财会信报;2005年
4 王兰婷;设置出错警告[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编译 金国斌;RFID离商业化目标还有多远[N];中国包装报;2006年
6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魏春玲邋王洪顺;博客教研,在思维碰撞中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朱静芬;Excel轻松应用秘诀[N];财会信报;2007年
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邱晨旭;借力“萨班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N];人民邮电;2006年
9 张琦;没有策略 灾难面前我们将束手无策[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江阴工商局信息中心 孙旭庆;电子商务发展十大瓶颈[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雷;SOZRSL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语言及其求精[D];上海大学;2004年
2 郭磊;数字图像的鲁棒性水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娄平;基于多Agent敏捷供应链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敏;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与实现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姚志湘;过程系统状态空间统计模型和化工过程监测[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6 梁毅雄;基于子空间分析的人脸特征提取及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赵前进;混合有理插值方法及其在图形图像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利飞;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预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魏洪涛;基于网格计算的仿真任务管理与调度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李淑霞;复杂信息环境下ME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家;中学教师远程研修中有效教学交往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华;郑州市中学生家庭网络教育资源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别梅;基于网络教学交往评价的基本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甘忠伟;博客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逄宗海;继电保护缺陷管理与技能培训系统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6 苏鹏宇;初中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糜英;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郎登何;面向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8年
9 马建辉;信息技术在胜利油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钱;PhosphorPDM系统中零部件子系统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0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