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0:03
本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行为 呈示行为 互动行为 反思行为 指导行为
【摘要】:2001年,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拉开序幕,经过近10年时间的发展,“新课改”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已逐渐的深入人心,教师在课堂中所处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当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也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聚焦方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相关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及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山西省中阳县30位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相应的观察量表,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反复观看,并对其中的观察重点进行转录,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缘由,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随后综述了国内外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现状,对其研究的内容、方法、影响因素及研究的优缺点进行了概括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概念,本文将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限定在四大方面即呈示行为、互动行为、反思行为以及指导行为,此外本部分还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明确了方向。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方案的设计。本章节主要包含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工具。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观察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主要通过视频观察法对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行为进行视频分析,并结合典型的教学片断对当前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质性研究,通过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当前教师教学行为的现实情况。 第五部分是总结与讨论部分。研究结果分析证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注重课堂导入,导入方式呈现多样化;师生关系转向和谐、民主;课堂教学由“独白灌输式”转变为“交往互动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课堂讲授仍存在着某些表达和逻辑层面上的问题、课堂提问水平不高、课堂讨论效率低下、练习作业缺乏层次感和灵活性,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现状,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并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最后,文章在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同时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教学行为 呈示行为 互动行为 反思行为 指导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2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选题缘由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2.3 时代意义10-11
- 1.3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相关研究综述11-21
- 1.3.1 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相关研究现状11-16
- 1.3.2 国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相关研究现状16-19
- 1.3.3 有关研究综述的分析与述评19-21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21-27
- 2.1 课堂教学行为相关概念界定21-23
- 2.1.1 呈示行为21
- 2.1.2 互动行为21-22
- 2.1.3 反思行为22
- 2.1.4 指导行为22-23
- 2.2 相关理论基础23-27
- 2.2.1 建构主义理论23
- 2.2.2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23-24
- 2.2.3 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24-27
- 第3章 整体研究设计27-35
- 3.1 研究设计27-35
- 3.1.1 研究目的27
- 3.1.2 研究对象27-28
- 3.1.3 研究方法28-29
- 3.1.4 研究工具29-35
- 第4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研究35-53
- 4.1 观察结果与分析35-53
- 4.1.1 呈示行为35-43
- 4.1.2 互动行为43-48
- 4.1.3 反思行为48-49
- 4.1.4 指导行为49-53
- 第5章 讨论与建议53-65
- 5.1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53-58
- 5.1.1 取得的成就53-55
- 5.1.2 存在的问题55-58
- 5.2 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58-65
- 5.2.1 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整体策略58-60
- 5.2.2 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策略60-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77
- 致谢77-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魏宏聚;;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几个维度与评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胡卫平;刘丽娅;;中国古代教育家思维型课堂教学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8期
5 王家瑾;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6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7 张建琼;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之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9期
9 孙式武;课堂提问的分析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04期
10 袁志强;郭李琴;;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调查与分析——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639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3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