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09 00:14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者 知识观 学习观 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者 皮亚杰 知识体系 维果茨基 发生认识论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意涵、理论基础及流派的梳理入手,对建构主义所倡导之"自我的知识"和"自主的学习"进行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悖论进行批判与反思,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尚有发展与改善的空间。在对建构主义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本文亦尝试从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建构主义内部各流派的融合两方面,为其未来发展前景给予建议,以期让建构主义真正为教育实践所用。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学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者 知识观 学习观 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者 皮亚杰 知识体系 维果茨基 发生认识论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序言 发端于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学的学术讨论里获得了相当的宠爱。正如Fox所指出,“在教育著作中对于学习观的论述里,建构主义正呈现着一种支配态势”,川他对于这一判断加上了一个限定—“起码是在盎格鲁一撤克逊人的学术世界里”。不过近年国内教育界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二)——关于建构主义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02期

2 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3 林效廷;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尺度[J];平原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唐龙云;评激进建构主义的知识观[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升;试论邓小平关于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要特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刘德恩;德育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课程化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2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洛汶;;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5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6 陆仁权;;重温陈云党员权利理论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中国;;论陈云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8 田文苗;;认知模式对产品与广告的制约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王少敏;;从过程到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希宏;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中国现代化“后发展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佩芸;我国服务型政府中的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余文华;新社会阶层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影响初探[D];湖南大学;2007年

4 刘亚娟;构建语文动态生成课堂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邵洁;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冬梅;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若干问题思考[D];西南大学;2008年

7 颜月莉;生物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儒德;论认知灵活性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张祖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原则[J];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4 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5 顾力雄,陈琦;认知灵活性理论、超文本和Internet网络教学[J];心理学动态;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本娜;斯宾塞课程论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05期

2 朱肇新;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准备[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4期

3 石倬英;知识就是力量——欧洲哲学史学习笔记[J];河北学刊;1984年03期

4 郁中秀;;打开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01期

5 ;信息之窗[J];四川教育;1986年Z1期

6 陆有德;;实现传统教育思想的整体现代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02期

7 薛扬;;确立科学的知识观[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1期

8 李鸿军;;孙中山的知识、知识分子观[J];开放时代;1988年10期

9 石倬英 ,郭强;现代知识学探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0 桑新民 ,邵伯栋;世纪结束年代的教育思考——“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综述[J];教师教育研究;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孙燕青;;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徐福臣;;“双轨”实验效果及分析[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陈芳;;知识观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倪梁康;;柏拉图的知识观,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从盖提尔命题谈起[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柳新;;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与中国人才资源开发[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惊涛;周登嵩;;“新教育”视域下的学校体育[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蒋国琴;;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转变的几个观念[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宋瑶;;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庞丹;秦书生;梅其君;;杜威哲学中的系统整体论思想探析[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10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周志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知识教学:教育的中心任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林建成;知识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知识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齐万良;社会转型与知识观的嬗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刘燕;学会自主学习 塑造创新人才[N];安徽日报;2001年

6 田建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N];光明日报;2001年

7 许全更;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的现代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鲁洁 吴慧珠 李季湄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任玲;教育应该包括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和全面关怀[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王雄;研究性学习与体验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先锋;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吕国忱;知识转化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潘洪建;知识视域中的教学革新[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少淳;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兆t,

本文编号:642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42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