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探析
【摘要】:教师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在一定阶段会出现暂时的工作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状况,这就是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产生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原因,从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体调适两个方面来探讨应对策略,有一定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远程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高原现象 心理挫折 疲钝倾向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涵义“高原”现象(PlateauPhenomenon)是心理学中的一种现象。最早提出职业高原概念的是Ference(1977)。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个体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1]。Feldman and Weitz(1988)则认为,职业高原意味着个体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双生;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之我见[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邓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高原”[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年01期
3 覃庆河;浅谈中等卫校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西方职业高原现象研究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尤玉新;唐承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问题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6年02期
3 冯耕耘;导游员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高燕红;金凤竹;程军;;论“职业高原”与护理行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06期
5 修文荣;;“职业高原”现象评析[J];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6 刘欢;图书馆员“职业高原”现象之我见[J];新世纪图书馆;2005年05期
7 余琛;;知识型员工的职业高原现象成因及其突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9期
8 余琛;;知识型员工的职业高原与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06期
9 赖碧淡;提升网络时代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5年05期
10 邓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高原”[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华;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凌浩;生涯高原成因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吴玉;心理契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郭豪杰;职业高原的结构研究及其与工作倦怠的相关[D];河南大学;2007年
4 石雪莲;重庆地区中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闫晓红;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刘青;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江婷;国有企业职业高原员工相关特征及对策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白光林;职业高原内部结构及其产生机制探讨[D];暨南大学;2006年
9 吴贤华;某银行员工职业生涯高原的影响因素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也力;谈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1期
2 徐佳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J];现代情报;2002年08期
3 冯双生;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之我见[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林英;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情报探索;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萱;;团结协作 互相帮助[J];江苏教育;1984年07期
2 贾朝志;;我对教师个体教学特色形成的一点看法[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8年06期
3 马青海;试论高校教师个体与群体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冯泉;;教师合理任用中的心理调适[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3年06期
5 舒静,丛立新;浅论教师的角色结构及多重性特征[J];东疆学刊;1994年01期
6 乐文欣;科学评估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兼论华东理工大学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S1期
7 湛秀玲;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教师队伍[J];教育导刊;1995年Z2期
8 ;来稿摘登[J];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09期
9 费秀壮;谈教材的个性与教师个体优势的发挥[J];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Z1期
10 谢木新;罗优良;;说课的几个误区[J];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雨官;;加强教科研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2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单从凯;;网络教育e-Educator呼之欲出[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田汉族;;中国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基于成本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章静霞;;浙江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状况调查及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胡维芳;;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郑强生;;农村中小学“名教师工程”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林;荣莹;;不再强迫——教师心理评估个案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淑英;;课例研讨活动中对话的缺失与建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夏丽莺;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N];光明日报;2000年
2 张俊杰;要打造现代教师的新形象[N];陕西日报;2003年
3 四川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李玲;从教师最爱示范课反思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李怀龙;什么是教育技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续梅;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陈 春;影响教师培训的“三无”现象[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张荣兴;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无限放大吗[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红 荻;呼唤绿色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考古室 晏t,
本文编号:656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5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