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摘要】: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比较复杂,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预防是减少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有效手段,自我调适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矫治的有效方法。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列团体行为训练,改变其问题行为,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障碍 健康人格
【分类号】:G448
【正文快照】: 人格是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内在体验和行为明显偏离人们文化期望的范围,表现在任职、情感、人际功能和冲动控制等方面,导致在社交、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领域中明显的临床痛苦和损害[1]。人格障碍的特点:人格特征偏离常态,并影响到多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大学生人格障碍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2期
2 杨蕴萍,沈东郁,王久英,杨坚;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在中国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德伟;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D];苏州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功,刘秀芬,付云,全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高成阁,陈策,王赞利,马现仓,纪术茂;神经症患者人格特征及人格障碍倾向[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平,王勤;中国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年01期
4 王兰兰;肖泽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检测工具及其使用情况[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年02期
5 董科伟;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朱李婷,刘远亮;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孙建功,刘秀芬,杜鹃,徐焕章,崔惠民;大学生人格偏离的评定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J];疾病控制杂志;2003年04期
8 付云,刘秀芬,孙建功;医学生心理问题有关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1期
9 谢金凤,王承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联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天宏;肖泽萍;王兰兰;;人格障碍倾向者的童年创伤经历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虞一萍;赵介城;周文;;人格障碍评估(PDA)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虞一萍;赵介城;周文;;人格障碍评估(PDA)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江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分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小玲;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姚莉华;罪犯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艳萍;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宏华;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心理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郑德伟;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D];苏州大学;2005年
7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曹文胜;强迫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许成岗;重性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及人格障碍共病以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
本文编号:657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5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