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生心理现状、心理教育的新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贫困生心理现状、心理教育的新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而其相应问题亦日益突出。检视高校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经济资助的成效比较明显有力,但在贫困生心理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明显存在着制度性缺乏,助困与育人脱节,管理协调与配合缺乏,法律心理教育缺乏,在社会及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也存在着不利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因素。本文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例贫困生和93名经济条件中等以上的学生进行测量研究。研究表明,贫困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等方面的症状,显著高于经济条件正常的学生。从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来看,这要求教育者不仅仅要在经济物质上对贫困生进行救困,也要高度重视在心理及其他方面的救困与脱贫,给予贫困学生以人文的关怀和心灵健康的助长。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教育 新思考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高校贫困生担具双重角色,一是作为大学生这一社会精英群体一员的角色,另一是贫富两极分化愈来愈烈的社会背景底下,他们对自我处境的尴尬认知。他们在都市繁华的诱惑、与富有同学的直接比照中,感觉到自身经济贫困的窘迫,因此,自觉不自觉在接受别人援助的背后,捍卫着自己的尊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雪,王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4期
2 李丽娟;广西玉林师专学生休退学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4期
3 杜志丽;西安市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2期
4 陈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5 张建卫,刘玉新,李顺鄮;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金;;医学院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颜新娟;浅析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改善的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邱天龙;;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丁胜利;;论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0年30期
5 王春颖;张立楠;于心美;;浅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6 谢玉兰;廖全明;;升本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7 陈喜凤;;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马凌云;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引导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冯永强;;社会支持与残疾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年03期
10 邓治文,龙晓东,廖湘蓉,杨小玲;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特征的理论分析与教育对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娟;;贫困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关系[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岱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晓燕;贫困大学生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8 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9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10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马建青,王东莉,金海燕;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十年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3 王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1995年05期
4 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9期
5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6 张建卫,刘玉新,李顺鄮;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7 李宁,张河川,赵虹, 星光,,李春轩;防御方式问卷在4309名大学生中的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3期
8 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5期
9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珊;;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梁光霞;甘金莲;梅金姣;;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教育效果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董薇薇;付辉;;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4 金秀舫;;关于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杨洁;;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毅;宗岚;;积极心理学观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7 邱];蔡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10期
8 毛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引导[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周玲;;心理教育是德育的重点[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10 王利明;;浅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艳双;;如何开展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吕彤;;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陈中永;钟建军;;心理和谐的心理教育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程训宝;卓先民;;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之我见[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美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径[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潘月俊;;走出小学心理教育的“高原期”[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平;;浅谈中学生的诚信心理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张潜;;对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宋新云;;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吴文君;;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实践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墨;湖北百万贫困生受到资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王振国;警惕高校出现冒牌“贫困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王新平邋记者 胡博理;徐水有个希望俱乐部网络群[N];河北日报;2007年
4 张晓晶;“无痕化”救助贫困生,才能救贫不伤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记者 严晶晶;宁波慈溪贫困生有了营养餐[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张闻天;贫困生就业:化压力为动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汪伟;贫困生校园超市上岗拿薪[N];天津日报;2004年
8 周永兴;努力创造有利于贫困生成长的环境[N];贵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曹智辉 通讯员 赖南坡 彭云成;让贫困生重返校园[N];韶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万红金邋郑恺 实习生 马焱;来自不同城市拥有相同爱心[N];深圳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云华;学生贷款与贫困生的社会流动:资本转化理论的扩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罗晓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栾加芹;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与新思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谢宝婷;社会信任的困境与基础[D];上海大学;2011年
10 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峧;湖南中小学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魏金明;福建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3 赵丹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D];吉林大学;2007年
4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艳华;河南省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徐金堂;科学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扶持体系[D];吉林大学;2008年
7 梁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张清海;高校贫困生学习动机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韩风宝;试论初中贫困生健全人格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潘光才;民族院校贫困生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3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6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