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14 04:03

  本文关键词: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 团体辅导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探索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干预效果及其在大学生中的适应范围。方法在山西医科大学中招募志愿者,用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抑郁自评量表(SDS)作测量工具,通过团体干预后一周对SDS进行复测。结果①团体辅导后成员抑郁状况有明显降低。②团体辅导对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具有同等影响效果。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有显著效果,且在大学生中有普遍适用性。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关键词】抑郁 团体辅导 学生保健服务
【基金】: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602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抑郁自21世纪以来逐步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不之一,特别是它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抑郁也作为主要危害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研究尝试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干预,以期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并为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阳德华;大学生抑郁和人格关系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2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正维;李敏;;师范专科生焦虑状况及其干预措施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杨群,王家同,王锐安,刘喜文,刘冬焕,郎红娟;军队院校地方计划生与地方大学生16PF测查结果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3 李双;田录梅;;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抑郁状态调查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谢钰涵;陈有国;苏丹;杨珍;;重庆市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2期

5 王成奎,丁志卫;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7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蔡晔;大学生违纪违法现象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9 刘科荣;罗品超;;论高校心理咨询兼职队伍的能力建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陈丽文,胡凯;长沙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圣刚;人格测量中的概率展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枫;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游洁;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和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群;军队院校地方计划生与地方院校学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邹华;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7 陈瑜;广州某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黄桂斌;基于神经网络BP算法的学生能力智能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9 蔡锦凤;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杨雪丽;外语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贤臣,郭传琴,王均乐,于建春,田军;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1期

2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筱珍;;团体辅导——高手过招小学生情绪ABC[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2 张彦;;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3 张双双;姚j0;;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职场抑郁”[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5 廖桂兰;;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6 熊庆秋;;团体辅导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7 王斌;;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解析——以四川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为例[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8 林琳;;高校班级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9 王兴华;张慧泽;陈莹;;关于以团体咨询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10 吴素梅;吴沁嶷;罗静;邓耀星;;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慧;;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成人抑郁状态的案例[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海音;;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范奉莲;王光荣;;团体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综合健康团体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种华人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赵小青;李志芳;;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与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张嘉玮;盖笑松;;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态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赵富才;孙淑晶;;团体辅导对缓解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军;;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余林;;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乔静芝;姜琨;;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甘勃;蜕变 从谋食者到谋道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杨秀君;重新认识内向性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记者 曾永联;南宁心理专家完成救治工作由川返邕[N];广西日报;2008年

4 张冠年;南宁心理专家结束工作返邕[N];南宁日报;2008年

5 狄方;三级心理维护网试解未成年人心结[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赵永新;需要心理援助的不仅是受灾群众[N];四川科技报;2008年

7 记者 卢文洁 通讯员 朱玉尊;大学班级“新官” “心理健康委员”[N];广州日报;2007年

8 黄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爆发之前做什么?[N];科技日报;2008年

9 张冠年;南宁心理专家点亮灾区群众“心灯”[N];南宁日报;2008年

10 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抑郁症要早治[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6 俞晓歆;影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的依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贝贝;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抑郁倾向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丽丽;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施江玉;团体心理辅导在女性戒毒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常小青;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0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70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