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9:11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堂行为 量化分析 ITIAS


【摘要】:为了能够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更为深入的了解,本文以多媒体(演示文稿加上投影仪组合成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Moodle平台三种不同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分析对象,利用ITIAS分析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的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包括使用技术的行为)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通过与上海市金山区31所中小学师生信息化教育行为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描述,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环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语影响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需要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堂行为 量化分析 ITIAS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课堂教学越来越普遍。但大家对技术在课堂应用中的问题是什么,作用体现得如何,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更为合理、有效地对信息技术加以应用,还缺乏深入的来自实地的研究。为此,本文以上海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3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志强;;教学过程互动关系分析与评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丽霞;;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整合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钟莲花;;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接受性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2期

4 冯花朴;;E-learning与成人学习方法的改革[J];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5 张亚静;;浅谈数字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化整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6 谭宇琴;;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说课的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6期

7 陈瑛;;高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8 胡宏;;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孙弘安;谢康;;课程信息化的系统观[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10 易刘丽;杨世伟;周兵辉;;中学教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春慧;;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岩;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丽敏;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牛佳;基于优质课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量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棣;高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禹莉;基于“农远工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魏红;初中生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纪文平;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中小学教材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丁建艳;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珍;刘志华;徐卫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定量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9期

2 李丽英;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模式[J];中小学电教;2003年08期

3 陈巧英;;资源库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作用[J];广东教育;2003年01期

4 李红波,余欣欣,贾远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赵勇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6 张蕴玫;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教书育人;2005年20期

7 吴兴连;陈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让课堂教学更亮丽[J];科学教育;2005年04期

8 金陵;;超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3期

9 徐业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J];黑河教育;2007年01期

10 徐凡;;加强课程意识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沁芳;冯艳;;北京经济增长动力的量化分析研究[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张继军;;浅谈农村人饮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量化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利平;;定性决策的量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4 杨华元;刘堂义;蒯乐;高明;;针刺手法参数实时采集及教学演示系统的研究[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5 傅广宛;傅雨飞;;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关注度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中部六省的量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卫晓莉;;《今日气象》气象新闻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尹婵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杨洋;姚淑珍;黄河;;一种面向涉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赵海岚;徐海铭;;OrbcanⅡ系统对近视眼患者前房结构的量化分析[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田洪义;韩志怀;;复杂长大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潍坊盲校 王培峰 韩志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缺失[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江苏省镇江市谏壁职业高级中学 王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晓梦;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蒋鸣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陈志强;探索 实践 超越[N];闽西日报;2005年

8 杨启渊(作者单位为太原市杏花岭区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N];山西政协报;2005年

9 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秦安县叶堡中心小学 黄喜增;小学生课堂行为对策[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晓琳;量化分析中国宏观金融风险及其演变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健;任务关键系统生存性形式化建模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蒋建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测算方法及其对经济影响的仿真分析[D];东北大学 ;2010年

6 林雪纲;网络信息系统生存性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赖业宁;电力市场稳定性及其风险管理[D];东南大学;2006年

8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吴长永;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灵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磊光;我校不同类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异研究报告[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洁芳;中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小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中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春燕;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白秀莲;Blog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5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85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