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17 08:30
本文关键词: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
【摘要】: 有清一代,安庆府之桐城以弹丸一县而居天下文献首邦之位。其地之所出,于庙堂则成股肱,入文苑则流清芬,亦儒林之布道者,又传统之集成者。中华传统文化集之于清代、聚之于桐城而成其高峰与典型。故而其人文教育于当今不定之世有非常之借鉴学习之用。 本文试从官方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点入手,初探桐城教育之概况。康熙之后,在各地书院建设兴起、学校教育衰落之际,桐城官方教育之重心却是学校;至于道光,全国书院教育一片腐败,桐城书院竟然振起,力担当官方造士之重任。另一方面,桐城著姓家学渊远流长。其赖以传承文化者即家族教育。其家族内部教育将先祖文化植入后代;与此同时,教育又扩展至亲旧之族,文化于族族之间交融更生;另外,文化家族对周围民众教育风化亦不容忽视。 教育的繁荣,带来了清代的桐城科举发达,官宦辈出,政治文化势强;并形成了桐城文派、桐城学派、桐城诗派的学术文化璀璨斑斓的局面。对清代及其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 桐城 教育 文化 家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一、选题意义9
- 二、学术史回顾9-11
- 第一章 清代桐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11-16
- 一、桐城的自然环境11-13
- (一) 秀美而半闭塞的自然地理11-12
- (二) 耕足贾富的小农经济12-13
- 二、桐城的人文传统13-16
- (一) 乡风淳朴13-14
- (二) 礼教严明14-15
- (三) 尊师重教15
- (四) 诗文风盛15-16
- 第二章 清代桐城官方教育的发展16-29
- 一、清前期之兴起16-21
- (一) 全国教育政策16-17
- (二) 桐城学校教育繁荣发展17-19
- (三) 桐城书院建设首次兴起19-21
- 二、清中期之兴衰21-29
- (一) 全国教育政策21-22
- (二) 桐城学校衰落22-23
- (三) 桐城书院大振23-29
- 第三章 清代桐城家族教育与家学传播29-39
- 一、家族教育方式与内容29-35
- (一) 教育方式29-32
- (二) 教育内容32-35
- 二、族族互教与家学融生35-37
- (一) 姻亲互授与家学互通35-36
- (二) 故交互教与家学互渗36-37
- 三、师绅教化与家学扩展37-39
- (一) 师承与家学外传37-38
- (二) 世族与乡俗之渐38-39
- 第四章 清代桐城人文郁起39-47
- 一、政治文化势强39-41
- (一) 科举发达39-40
- (二) 宦臣辈出40-41
- 二、学术文化繁盛41-47
- (一) 桐城学派41-43
- (二) 桐城诗派43-44
- (三) 桐城文派44-47
- 参考文献47-52
- 后记52-53
- 附:读研期间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亚丽;桐城谚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孙慧芳;清末民初桐城社会变迁初探[D];安徽大学;2011年
3 辛如;姚鼐的语文教育思想[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利;清代桐城派语文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8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8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