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9:01
本文关键词: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研究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传统的评价模式与新课程的理念之间的冲突,并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障碍。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课堂学生评价因此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现行的课堂学生评价由于受到外部选拔性评价的影响而发生异化:突出检查鉴定功能,而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 鉴于此,笔者在多年的观察与实践以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目前课堂学生评价问题的措施——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体系,以此来指导我国的课堂学生评价实践活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论文中,笔者重点阐述了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基本理论、特点、基本要素、运行机制、保障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以及意义。通过分析社会背景、教育评价现状以及研究概况,阐明了本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主要内容。在第一章,笔者介绍了课堂学评价及与之有关的概念、课堂学生评价的特点、分类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评述了现实的课堂学生评价的问题及消极影响。在第三章,笔者首先阐述了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核心理念,其次笔者从主体教育理论、评价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各个角度论述了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特点。第五章阐述了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基本要素。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运行机制。第七章主要论述了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保障策略,包括营造文化氛围、完善监督体系以及加强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总体而言,本文的写作思路遵循先破后立的观念,在对现实的课堂学生评价批判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学生评价的体系。该研究对丰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研究,提高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学生评价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生评价 课堂学生评价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24.2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9
- 绪论9-15
- 一、研究的缘起9-13
- (一) 知识经济对传统教育评价制度提出了挑战9-10
- (二) 新课程改革在现实中遭遇了课堂学生评价的束缚10
- (三)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是一个亟需加强的研究领域10-13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3-15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二) 研究的意义14-15
- 第一章 课堂学生评价概述15-18
- 一、概念界定15
- 二、课堂学生评价的分类及特点15-18
- 第二章 现实课堂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消极影响18-23
- 一、现实课堂学生评价的“问题”18-20
- (一) 主体单一18
- (二) 功能失调18-19
- (三) 标准应试化19-20
- (四) 内容片面20
- 二、现实的课堂学生评价的消极影响20-23
- (一) 精神危机21
- (二) 片面发展21-22
- (三) 压抑学生的主体性22
- (四) 师生关系紧张22-23
- 第三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核心内涵及理论基础23-28
- 一、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核心内涵23
- 二、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23-28
- 第四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主要特征28-32
- 一、生命本位28
- 二、自评为主28-29
- 三、平等协商29-30
- 四、方法灵活30-31
- 五、尊重差异31-32
- 第五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要素32-40
- 一、评价目的32-34
- 二、评价主体34
- 三、评价内容34-35
- 四、评价的方式35-38
- 五、结果反馈38-40
- 第六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运行机制40-43
- 一、课前检测40
- 二、准则认同40-41
- 三、组织发动41
- 四、过程评价41
- 五、总结评价41-42
- 六、补救性教学42-43
- 第七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体系的保障系统43-47
- 一、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43-44
- 二、完善课堂学生评价的监督制度44-45
- 三、加大宣传,,争取理解与支持45-47
- 注释47-49
- 参考文献49-52
- 后记52-5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巍;南宁市区体育中考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佩佩;新课程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尹晓;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春萍;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真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慧;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侯小林;教师教学行为隐性评价功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宝玉;中考体育加试对学生身体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军;初中生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10 邬婧芸;多元与差异并举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案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88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8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