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年高校“贷款风险”论的回顾与批判
本文关键词:对十年高校“贷款风险”论的回顾与批判
【摘要】:文章在对十多年来高校"贷款风险"论进行回顾与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学术语义的不同导致十年高校"贷款风险"论在关键问题上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政府才是规避高校"贷款风险"的关键。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关键词】: 高校 贷款风险 评述
【分类号】:G467.8
【正文快照】: 近年来,关于中国高校“贷款风险”的讨论是一浪高过一浪。高校真的存在“贷款风险”吗?如果有,那么,高校“贷款风险”是如何产生的?高校“贷款风险”又如何规避呢?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做简要回答。一、十年高校“贷款风险”论研究的回顾十年间,中国高校“贷款风险”论研究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思惟;高校举债办学的财务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黄学锋;高校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李婷;高校贷款风险辨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邹艳,吴介军;高等学校负债融资及其风险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吴少新;论公立高校的资源扩张机制[J];江汉论坛;2004年01期
6 黄祥林;高等学校举债的行为分析与风险防范[J];教育与经济;2003年04期
7 黄福众;高校利用银行资金超常规发展的必要性及其风险防范[J];教育与经济;2002年04期
8 李永宁;谈高校贷款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用与实证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04年04期
9 董藩;关于教育融资的新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10 刘志锋,金民忠;浅析高校贷款风险及偿债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智胜;谈高等院校举债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冯国有;;基于大学生就业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孙红梅;侯喜;;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在高校的运用[J];财会月刊;2006年12期
4 周姣;史安娜;常玉苗;;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设计[J];财会月刊;2006年29期
5 胡小林;张宗海;;对高校贷款风险论的反思[J];财会月刊;2006年32期
6 成法民;;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月刊;2007年06期
7 杨冬华;关于高校举债办学偿还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卿文洁;;高校贷款风险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刘春华;;高校负债办学财务风险制度成因问题的探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胡信生,拓东玲,王希文;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防范[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建迎;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林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志刚;高等学校负债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王敏;我国高等院校融资渠道多元化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王培华;一种新的教育融资途径——“校银合作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齐向丽;高等院校财务风险评估与防范[D];天津大学;2003年
5 李云;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名勇;长沙商贸学院拓址项目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曹晖;我国高等教育融资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牛晓叶;高等教育投资项目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王俊华;我国高等院校负债融资风险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黄丽萍;我国普通高校负债发展的风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继辉;试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J];财贸研究;2002年02期
2 黄向臻;积极利用资本市场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周游;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教育经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透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罗建文;我国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刍议[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吴少新;论公立高校的资源扩张机制[J];江汉论坛;2004年01期
6 闫军 ,刘树勋 ,李彦红 ,佘廉;并购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J];经济师;2002年05期
7 金雪军,王桂华;高等教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研究[J];江苏高教;2003年03期
8 史秋衡,宁顺兰;高等学校产权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2年04期
9 黄祥林;高校举债及其规模控制模型的应用[J];教育与经济;2003年02期
10 黄祥林;高等学校举债的行为分析与风险防范[J];教育与经济;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俊杰;;中国学生贷款补贴的演变与发展趋势[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金骐;发行千亿教育债 力解高校负债难[N];华夏时报;2007年
2 蒋志臻;重庆:打造西部地区教育高地[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我国将控制公办学校贷款规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胡秀兰 毕雪燕;河南模式:让高校来管助学贷款[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晁阳 通讯员 张革风 张永春;越过“五道坎” 群众有“三盼”[N];陕西日报;2006年
6 石子砚;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应由“权力治理”转到“规则治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蒋志臻;湖北:教育大省遭遇资金瓶颈[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张玉;让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好学[N];青岛日报;2007年
9 宋全政;山东启动外省籍贫困生助学贷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张闻天;贫困生请大胆消费你的信用[N];中国石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小兵;教育发展中融资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松林;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9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0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