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就近入学制度的逻辑建构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08 03:09

  本文关键词:就近入学制度的逻辑建构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就近入学 择校 义务教育 流动性人口 教育券


【摘要】:就近入学制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基本的入学方式在现代国家中已形成了共识,但本初意义的就近入学制度正日益暴露出其自身的缺陷,完善其逻辑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沿着就近入学制度的逻辑发展轨迹从就近入学制度的本体内涵、就近入学制度的一般救济方式、就近入学制度的特殊救济方式三大逻辑层次进行系统分析,力图建构一个外延宽广的就近入学制度的逻辑体系。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关键词】就近入学 择校 义务教育 流动性人口 教育券
【分类号】:G511
【正文快照】: 随着人类社会教育水平的飞跃发展,教育从纯私人产品逐渐成为混合公共产品。在学术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已经取得了共识,并认为其理应由政府强力主导,但对国家究竟应该采取何种特质的入学方式尚存争议,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澄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茹华;“就近入学”与教育公平[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吴宏超;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分配与教育公平[J];教育与经济;2003年03期

3 张黎娜;;试论就近入学与择校的可协调性[J];文教资料;2006年27期

4 朱家存;就近入学:是权利还是义务[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智勇;对教育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进军,王小慧;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臧孝玲;;黑龙江省教育投资评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3 储朝晖;教育的经济作用特性新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左玲玲;西方教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嬗变和演进——从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高茵;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及预算管理改革的思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高茵;郑莉;;高校投资结构与经费来源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蒋和胜;何兴容;杨柳静;;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8 王健;走出消费需求不足的政策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9 韩敏;关于扩大家庭教育投资的金融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乔晶;我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章跃;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王椿元;混合产品成本补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赵鑫;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瑞红;社会学视角中的校长资源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丽娟;中印教育投资问题的国际比较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申金霞;20世纪90年代英美高等教育学生贷款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启智;论中国现行办学体制下民办中小学的规范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植刚;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爽;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碧霞;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邓毅;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郑利霞;关于新乡市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玲艺;就近入学与择校:教育的权利[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2 伍海泉;高等教育成本计量中几个特殊问题的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4年01期

3 周亚,甘勇,李克强,姜璐;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4年02期

4 马永霞;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拓展——从人力资本理论到新制度经济学[J];教育与经济;2004年02期

5 李莉红;关于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以及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与《论义务教育应该实行成本分担》一文作者商榷[J];教育与经济;2005年01期

6 杨晓华,卢永艳;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教育与经济;2005年02期

7 崔建华;人力资本投资要走出四大误区[J];教育与经济;2005年03期

8 李祖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年04期

9 叶之红,李韧竹,曾天山,汪明;调整教育政策促进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6年12期

10 陈晓琴;教育公平之我见——公平的教育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t沛,

本文编号:811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11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