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西方私立教育起源及意义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1:10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私立教育起源及意义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 古希腊 私立教育 比较


【摘要】: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私立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了公立教育的发展,而且为各国教育传统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本文以中西方私立教育的源头即先秦与古希腊私立教育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中西方私立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概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论是:中西方私立教育特别是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私立教育造成文化普及和思想自由,对中西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成型贡献卓越,对各国教育传统有深刻影响。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先秦 古希腊 私立教育 比较
【分类号】:G40-059.3;G512.72
【正文快照】: 中西方私立教育的源头即先秦与古希腊私立教育。先秦即中国秦朝之前的时代,是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奠基时期。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文化和教育对西方影响深远。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东西文化并无直接交往。先秦时漫长的夏商周三代一脉相承奠定了华夏大一统的专制主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尚九玉;;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朱祖平;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因果解释及其政策意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江凌;价值与事实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培里的价值本质论评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罗宏;;神圣的解构——当代文化转型中的文学价值迷失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徐圻;关于决定论与自由选择论的思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韩东屏;解休谟问题[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8 王海明;;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出“应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潘新华;对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重新认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肖健;关于科学技术双重效应的哲学思考[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2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3 倪素香;善恶论[D];武汉大学;1998年

4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8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9 马忠庚;汉唐佛教与科学[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世香;行政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晓武;思想与权力的遭遇[D];山西大学;2007年

2 范振杰;科学精神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社会效应[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孙新征;宗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钟传优;当代科学与宗教融合论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时弘;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D];河南大学;2002年

6 许晶;从中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变探讨科学技术的价值向度[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官国成;论科学与人文的分流与融通[D];福州大学;2005年

8 黄旭华;学术自由易受侵犯的学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艳清;论经济学的科学性质[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高连福;反思现代教育的哲学根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斌杰,王恒展;论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小说因素[J];天中学刊;1995年02期

2 谢泽源;试论先秦道德教育思想[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3 王问靖;先秦孝文化漫谈[J];孝感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梁安和,彭曙耀;简论先秦时期农本思想的形成[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5期

5 傅正义;巴蜀先秦散文史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杨爱民;春秋战国质子制度考论[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7 王晓鹂;从篇章结构看先秦辞赋与诗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8 张峻;中国传统民族观与先秦儒家学说[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9 袁祖亮,高凯;略论先秦秦汉时期的制土分民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田恒金;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内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林昌;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戴志强;古钱鉴定(一)[N];中国文物报;2000年

3 记者 庄建;《大中华文库》架起中外交流桥梁[N];光明日报;2000年

4 杨华;英美学者的礼制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5 唐作藩;语言学一代宗师——王力[N];光明日报;2000年

6 洪亮;篆刻当求自家[N];美术报;2000年

7 同济大学 涂怡超;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的再发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王兆鹏;《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发掘古代优秀美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王明江;东西方企业管理差异的文化探源[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戴志强;古钱鉴定(三)[N];中国文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皮伟兵;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8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陈鹏程;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尊章;先秦时间副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文娣;天上人间[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丽花;先秦道家养生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俊国;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几点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5 施晓风;辨析几组先秦同义词[D];苏州大学;2005年

6 刘耐冬;先秦秦汉时期金银工艺及金银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唐平;先秦秦汉统一思想形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汪涛;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鲁君;先秦儒家“信”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陈如东;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9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69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