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
本文关键词:也谈“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研究 公开课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老师 优质课 农村学校 示范课 新课程 教育信息
【摘要】:正拜读了2005年第2期《世界教育信息》上李明高老师写的《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一文后,笔者亦深有同感。因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异常活跃的今天,不少县重点、市重点、省重点学校举行了许多“优质课”、“示范课”的公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东海中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研究 公开课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老师 优质课 农村学校 示范课 新课程 教育信息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拜读了2005年第2期《世界教育信息》上李明高老师写的《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一文后,笔者亦深有同感。因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异常活跃的今天,不少县重点、市重点、省重点学校举行了许多“优质课”、“示范课”的公开教学活动,我们这些在乡村一线工作的教师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心;;公开课趋势值得注意[J];湖南教育(下);2011年07期
2 朱文君;;公开课,,我们应该怎么听[J];基础教育;2007年07期
3 ;网易公开课如何满足价值需求[J];第二课堂(高中);2011年05期
4 ;资讯[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1期
5 刘羽;;量化标准可逐层落实[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7期
6 ;2011年《江西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专辑征稿启事[J];江西教育;2011年17期
7 闫华;;网络公开课要和学生培养计划相结合[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7期
8 高波;;更新教学理念的有效载体——公开课[J];中学教育;2002年09期
9 张彤;;开放教育资源应成为大学的责任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谈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7期
10 朱杰;;让学习无处不在[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安凯;;公开课 为谁准备为谁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杜安凯;;公开课 为谁准备为谁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 郭思慧;;一节公开课的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黄月华;蔡菊英;;按目标教学设计一堂教学法评比公开课[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沈宝华;;多学 多评 多上 多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郑忠华;;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覃冬莲;覃小菊;;心理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兰少云;;实践创造飞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李支舜;公开课要弃华求实[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中央财经大学 王淼;公开课不可不“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东省青州市庙子中心学校副校长 扈培杰;公开课不能变成戏剧表演[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林业学校 张金传 徐志友;质疑“装潢”公开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北京教育学院 张大锁;公开课 不搞为佳[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数学组 唐淑红 徐辉;公开课——多乎哉不多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浙江省金华市雅畈小学副校长 章立平;向公开课学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谈永康;公开课追求什么[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如何进行公开课的评课[N];中国教师报;2004年
10 侯巨海;如何进行公开课的评课[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但武刚;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公开课效能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海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异化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魏琼;公开课对教师专业素质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卫菊;“好教师”的诞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毛移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教师评价模式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静;基础教育名师专业成长历程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常秀芹;教师合作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尔佳;教师运用教材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瑾;课程改革中教师合作的人种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盛;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高校英语教师的观念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8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6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