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对现代学校教育的一种历史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18:23

  本文关键词:对现代学校教育的一种历史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 教育 规训


【摘要】: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史研究的核心问题。许多教育史学家注重历史的连续性,认为教育史就是学校从小到大,从"萌芽"到参天大树的过程。实际上,19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了断裂性变化。现代学校决不是以往学校在规模上的扩大,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在现代学校中,教育已经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日常生活管理,还是学校建筑本身,都承载着某种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心理、身体以及行为进行塑造。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学校 教育 规训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内外许多教育史学家把教育史等同于学校教育史,他们注重历史的连续性,热衷于追溯学校教育的早期形态,认为教育史就是学校从小到大,从“萌芽”到参天大树的过程。这种教育史好像是一粒已经包含了现代学校全部特质种子的成长发育史。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辉;;科学解释学的三重维度[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2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3 鲁珂;比较法的现代性歧途[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4 陈超;;大学的专业建构范式及其效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6 陈新;实验史学:后现代主义在史学领域的诉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岳永逸;传统的动力学:娃娃亲的现代化生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光君,李永升;死刑权的法哲学反思(下)——真理与歪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9 余松林,周斌;论沉默权制度的理性对待[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臧峰宇;论“知识—权力”的“凝视”[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高冬琴;蔡世华;;国葬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孙中山遗体及其安葬为中心[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2 佘俊臣;论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2年

3 高飞;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杀子主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永峰;作为自我认同资源的王朔[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雅宁;试论《北与南》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玛格丽特的多重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傅建平;论刑法的谦抑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孙龙;当代中国拐卖人口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任海宾;论教科书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拥华;行为选择、博弈地位与制度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教育委员会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来电祝贺“上海杯”社会力量办学论坛征文比赛圆满成功[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04期

2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3 周红霞;;美国将教育提高到影响国家安全的高度[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1期

4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8期

5 丁浩生;美国教育考察与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6年02期

6 罗雪琳;;加拿大的教育行政制度及教育改革的考察和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7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8 刘金萍;;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J];学周刊;2011年09期

9 付国庆;;心灵“虐待”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10 ;本月搜索[J];基础教育;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2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王守纪;杨兆山;;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 提高儿童积极适应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性转换及观念变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辽源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5 钱丽欣;;克伯雷教育管理思想初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靳育德;;后记[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方明;张怀西;黄大能;丁石孙;;推广“科教兴村”经验 提高全民素质——再谈山西省前元庄实验学校教改经验[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9 孙克兴;;英国特殊需要儿童学校教育的考察[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笛梅;;学习科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军 江苏省教科院教授;构建有道德的学校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蒋兴华;省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到安顺黔南视察[N];贵州政协报;2011年

3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李伟平;让学校生活成为素质教育[N];常州日报;2011年

4 卧松 编译;让音乐成为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著昶;“两免一补”惠及山村贫困娃[N];铜仁日报;2009年

6 朱晓宏;如何解开不公平的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卧松 编译;布莱尔教育新政一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杨朴;省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赴铜仁地区调研[N];贵州政协报;2007年

9 记者 李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四川政协报;2006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董轩;在有效对话中实现理想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兴旺;教育行政权行使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论学校文化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亚杰;基于WebSphere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敏;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批判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翟月;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雪;日本、韩国政—校关系变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瑞菲;安徽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7 陶成;博耶教育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薛桂英;走向自律—一位教育研究者的道德叙事[D];西南大学;2007年

9 常颖;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行政体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宝华;工作—学校冲突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7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37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