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由于生理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其差异性。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传统课堂环境使差异教学的开展受到制约。 近年来,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产物——虚拟学习社区也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计算机网络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为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更为差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因此将差异教学与虚拟学习社区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本文是作者利用参加国家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研究的机会,利用“寒晓学习在线”构建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开展教学实验,探究中学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结果。 在研究中,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差异学习和虚拟学习社区的各种资料,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差异教学和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并探索了虚拟学习社区为差异教学提供的理想条件,构建了利用基于个体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1.差异测查,动态社区定位2.依托社区,实施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化学习3.实施综合评价。并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总结该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加以改进,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寻找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 差异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第一章 虚拟学习社区和基于差异的教学研究综述8-16
- 一 虚拟学习社区8-12
- 二 基于差异的教学12-16
- 第二章 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16-32
- 一 概述16-18
- 二 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定位18-25
- 三 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25-32
- 第三章 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实验32-52
- 一 实验环境32
- 二 实验方法32-33
- 三 实验对象33-34
- 四 实验安排34
- 五 实验内容34-39
- 六 学生个案39-41
- 七 实验情况分析41-49
- 八 实验总结49-50
- 九 实验反思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60
- 后记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璐;;让家长在“差异教学”中有所作为——来自美国的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4期
2 王润馔;;“差异教学”的内涵[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3 张伟,陆军;上好体育课需要关注“每一个”——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实施“差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体育教学;2003年06期
4 许丽花;浅谈语文课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差异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5 周颖;潘轶;;音乐差异教学中的分组策略和评价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9年33期
6 ;差异教学策略[J];教育;2009年33期
7 许红;;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差异教学[J];新教育;2011年04期
8 王辉,华国栋;差异教学的开展与全纳教育的实施[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8期
9 卢媛媛;;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和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10 张丽霞,张立新;实施差异教学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差异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从“差异教学”原则出发推动音乐教学改革[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王树婷;;差异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与实践[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魏琦峰;任秀莲;陈玉杰;黄明湖;;化学教学中的差异教学策略[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陈晔;;浅谈如何在思维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7 程向阳;;数学教育中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江苏省泗阳中学课题组;;《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摘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王冀敏;;将华小建设成师生向往留恋的幸福家园——在追随行知精神的道路上实现新的生长和超越[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国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施差异教学 促进有效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计琳;上海对工读学生差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 张超;让每个教师体验到职业幸福[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汉滨高级中学 孙丽娟;以“差异教学”发掘学生才华[N];安康日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张超;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华国栋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田立莉;差异是和谐课堂的细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计琳;上海监控管理工读学校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田野;两位妈妈的“虚拟”创业[N];中国妇女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徐德明;有差异的课堂充满生命智慧[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成都树德联合学校校长 王平;面对每个学生的精细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颖;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殷秀兰;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彦军;面向区域在职教师协同成长的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三强;基于生态学习观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周荣辉;差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倪文蕾;中职差异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晨龙;基于资源聚合理念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银英;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网络的构建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5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