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10-04 22:34

  本文关键词: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基础教育改革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针对整合过程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的复杂性角度重点剖析整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使一线教师与研究者对课程整合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0前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很多。为了增进一线教师与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了解,笔者根据大量的整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5 陈卫东,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2期

6 叶力汉,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1期

7 王春蕾,刘美凤;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晓蓉;刘述喜;李山;董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3 唐文和,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4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张轶炳;李芒;;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性与多样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龚大洁;严峰;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谢康;陈丽;;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保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军其;曹建霞;;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孟献玲;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合斌;IITC及基于Web的中小学IITCSS原型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广;基于网络的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汪伟;新理念下的化学认知水平测量评价系统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苏小平;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素坤;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媛;基于新课程评定理念的在线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黎明;课程资源信息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运,李芒,陈维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5期

2 孙众,余胜泉,徐凤军;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3 唐文和,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4 赵蔷玲,何建鹏;当前MCAI课件中存在的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申仁洪;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6 张定强;金江熙;;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新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徐万胥,刘宇;积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意义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2期

9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1期

10 梁林梅,马军英;美国区域教育信息化个案分析——佛罗里达SY2000[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义[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2 ;上海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前沿应用[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3 李争;;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劣[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4 周海芸;;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5 ;东软NetEye十五周年系列之“东软安全演义”[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6 ;化繁为简 条码信息技术助推管理升级[J];硅谷;2011年12期

7 李艳;;研究性学习,助推信息技术教学扬帆远航——浅谈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8 邸广才;;网络会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9 钟世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4期

10 张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优化[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陈崇娟;;论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琳;;信息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6 程浩军;李欣;;论信息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7 韩跃平;;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研究[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郭宗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框架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9 赵景华;赵炳新;;论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明伟 编译;信息技术管理及其重要性(下)[N];中国审计报;2009年

2 马博;信息技术扮靓精彩奥运[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晓平;信息技术教研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4 大邑县龙凤小学 彭霞;信息技术让小学英语教学更精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5 大方县坡脚中学教师 魏俊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N];毕节日报;2010年

6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王]Z;如何在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7 临川区罗针中心小学 徐振堂;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N];抚州日报;2010年

8 阮怀颖 广东省番禺中学;信息技术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 赵春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金湖县银集镇中心初中 万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广君;基于IT的建筑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建荣;信息技术植入与组织结构重组[D];上海大学;2008年

5 陈宁;基于IT的多项目共享资源均衡配置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黄晓春;碰撞与融合: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部门运作的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黎日隆;中药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系统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孙坦;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0年

9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作宁;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3 张海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洪寿宁;基于项目组合方法的信息技术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健;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建秋;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夏广萍;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3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73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